漱夢實 作品

第206章 衣錦歸鄉的青登,地位急劇上升的青登【6500】

青登現在無暇去顧及下關方面的戰事。





他目前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眼前的“幕英談判”上。





沒有隨從,也沒有攜帶過多的行李,青登只帶了一些乾糧和幾件換洗衣物。





輕裝簡行的青登,得以全心全意地趕路。





他所走的道路是東海街道,本計劃在5日之內趕到江戶。





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





時值梅雨季,幾乎每天都在下雨,雨滴落個沒完,基本不見天晴的時候。





當前的日本可沒有什麼水泥路、瀝青路,就只有夯實了、踩實了的泥土路。





泥土路的一大特點,就是“晴天起塵,雨天成沼”。





於是,在暴雨的澆灌下,東海街道變為一團接一團的沼澤。





再厲害的坐騎,也沒可能在沼澤裡飛馳。





蘿蔔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行進。





它成了“泥牛”,而青登也成了“泥人”。





被“泥將軍”所拖累,到頭來花費了遠超事先預期的時間。





一直到6月9日,他才總算是抵達江戶。





就在青登抵達江戶的當天,遠在京都的德川家茂、天璋院等人,也開始動身返東了。





儘管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萬眾矚目的“幕朝會談”確實是落下帷幕了。





德川家茂、天璋院等人都沒有理由再繼續待在京都。





6月9日,他們正式起駕,離開京都,返回江戶。





隨著德川家茂、天璋院等人的離開,熱鬧一時的京都,重歸安謐。





但是,任誰都看得出來:京都的這份“寧靜”,並不會持續太久。





……





……





文久三年(1863),6月9日——





今日的天氣尚可。





雖然沒有放晴,但總算是不再下雨了。





青登昂高腦袋,伸長脖頸,眼望遠方的江戶城。





巍峨的江戶城之下,是熟悉的“江戶八百八町”。





望著眼前的這副熟悉光景,青登的頰間逐漸浮現出感慨萬分的神情。





距離他於2月1日率領新選組上洛,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的時間。





時間雖不算長,但他卻著實有一種“滄海桑田”的異樣感覺。





對他而言,江戶實在是承載了太多太多的回憶。





他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兄弟、愛人、同事、上司——都是以這座城町為起點的。





不誇張的說,此地雖不是青登的家鄉,卻也勝似家鄉了。





當初上洛的時候,他幻想過很多種返鄉的方式。





比如:率領新選組的大軍,在民眾的夾道歡迎之下,浩浩蕩蕩地穿行而過。





沒承想……他的首次返鄉,居然是趕回來給幕府擦屁股。





這個時候,青登忽然瞧見前方出現了一道道或熟悉或陌生的身影。





目前駐守江戶的一眾幕府高官——老中小笠原長行、老中井上正直、勝麟太郎,等等等等——獲悉青登將於今日抵達江戶,於是早早地等候在這兒,準備迎接青登。





眼見青登來了,他們趕忙挺直腰桿,打起精神。





老中小笠原長行率先上前:





“橘兵部,一路舟車勞頓,實在是辛苦您了。”





說著,他畢恭畢敬地彎下腰,臉上寫滿了謙卑之色。





他身後的其餘官員,亦都是如此模樣——眼巴巴地緊盯著青登。





之所以會如此,原因倒也不復雜。





一來青登現在已是重權在握的守邊大將,哪怕是老中也沒法在他面前放肆。





二來青登此次歸來,可是來拯救他們的。





近日以來,為了應付江戶灣上的英艦,在場的幕府高官們全都愁掉了頭髮。





江戶的士民們一直在敦促他們儘快拿出行之有效的手段,還江戶一個和平。





海灣上的英方艦隊則始終在張牙舞爪,前陣子還直接往海上發炮了。





兩面受氣,壓力巨大。





忽然間,他們收到一則消息——遠在京都的“仁王”將要以臨時特使的身份,全權負責與英方的交涉。





縱使是窮盡人類語言裡的一切詞彙,也沒法形容小笠原長行等人聽到這則消息後的心情。





這種能把人的手掌給烤焦的燙手山芋,居然還有人敢接手?!





可以很肯定的說:對於小笠原長行等人來說,在這種節骨眼裡趕回來救難的青登,當真就跟救世主似的!





如此,便不難理解他們會在青登面前擺露出這樣恭敬的態度。





他們就差直接跪下來,對青登高喊一聲“爹!您終於回來了!”。





青登不鹹不淡地回應了幾句,隨後便重新跨上牛背,在高官們的簇擁下,緩緩地進入江戶。





“青登,好久不見了啊。”





冷不丁的,一道熟悉的中年男聲自青登身後響起。





勝麟太郎策馬上前,與青登並肩同行。





相比起並不熟悉的小笠原長行等人,勝麟太郎可是青登的忘年交,關係甚篤。





因此,青登一改剛才的平淡模樣,換上輕淺的微笑。





“麟太郎,看你的樣子,你最近似乎沒有睡好啊。”





勝麟太郎苦笑一聲:





“唉,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身為幕府裡少有的“西洋通”,勝麟太郎自然是在此次的“幕英談判”中負責重要崗位。





只見他的眼睛裡有著不少的紅血絲,眼眶下方掛著顯眼的黑眼圈,面色蠟黃。





根據他的這副模樣,不難看出:他最近的日子並不好過。





簡單地寒暄了幾句後,青登稍稍斂起臉上的笑意,正色道:





“麟太郎,我就直接問了:在我趕回江戶的這段時間裡,‘幕英談判’可有新的進展?”





因為沒有電話、互聯網這種方便的東西,所以在趕路的這段時間裡,青登基本就是處於“斷聯”的狀態。





他無法獲知外界的信息,他人也聯繫不上他。





天知道在近日裡,是否又出現什麼大的變故了。





因此,青登現在迫切地需要情報。





勝麟太郎沉默了一會兒,隨後輕嘆了一口氣:





“我只能說:你回來得正是時候。”





“你若是再晚3天回來,‘幕英談判’就結束了。”





青登追問道:





“何出此言?”





勝麟太郎又嘆了口氣:





“英方放出消息:以6月12日為限,如果幕府還不接受他們的條件,那麼他們將在這一天炮打江戶。”





“我估計,就算真要炮擊,英方多半也不會動真格的,頂多就只是打幾發炮彈,加大恐嚇的力度。”





“不過……即使只是一發炮彈,也足以給江戶帶來滅頂之災了。”





“畢竟,江戶可是一座哪怕只是一條著火的斷袖,都有可能毀於一旦的城市。”





著火的斷袖——勝麟太郎所指的,正是二百多年前的那場“振袖火事”。





超高的房屋密度,以及基本木製的建築結構,使得江戶的“弱火”屬性基本拉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