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航海 作品

第191章融合

    “想來諸隊應該詳細的閱讀過我對於張雲走訪調查的分析,當初對於張雲的調查,雖然通過各種蛛絲馬跡,成功的復原出張雲過往的一些痕跡,但不管是健身房的健身記錄,還是曾經接觸過的一家皮包公司,最終的線索都趨近於斷絕。

    想要從張雲的身上找到更多的人際關係線索,又或者說,想要從張雲的身上找到與犯罪集團相關的線索,在數年時間的自然消磨之下,幾乎等同於不可能。

    這樣的現象,在邱鑫的身上似乎已經被部分的重演了,對於這樣的巧合,不知道諸隊是個什麼看法呢?”

    針對犯罪集團極強的人際關係切割能力,第五正頭一次的將這樣的現象給擺在明面上。

    此言一出,諸寒也是一愣,他也終於有些明白,第五正此番前來,並不是處於一種被動的問詢狀態之中,而是處於一種積極且主動的進攻狀態當中。

    這樣的一種掌控慾望,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著第五正對於自身猜測的自信程度。

    “這個世界上有善於交際的人,也有不善於言辭的人,更有厭惡人際交往的人,在一些人之間存在某種共性,這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由於並不知道第五正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諸寒在回應的時候很剋制也很含蓄,似乎順著第五正的思路走了,也並未給自己留有什麼隱患。

    “若是再加上藍德敢、鹹勇、尹哲和魏陽呢?

    在這個系列案件之中,我所調查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際關係似乎都處於一種極度晦澀隱秘的狀態,想要在其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簡直難如登天。

    這樣的現象,要麼說明他們真的只是一些社交狹窄的普通人,要麼就說明他們的人際關係被人給刻意打掃過了。

    以目前勢態發展的嚴重性,不可能所有性格孤僻之人都被我給無心抽中,在並不是專門針對孤僻人群的普篩過程之中,有目的性的將這麼一大批人給篩選出來,這樣的概率,真的現實嗎?

    巧合累加到這種程度,真的僅僅只憑一句巧合就能夠解釋得清楚的嗎?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犯罪集團的優勢就在於善於處理各種線索和細節,但太過於出色的線索和細節處理能力,也會讓他們經手的人群呈現出一種被精心處理過的特殊性。

    這樣的特殊性,就是犯罪集團在不斷暴露的過程之中,所必然會呈現出來的最大共性,也是他們身上所具備的最大破綻。”

    第五正的此番論點一經丟出,立時引得諸寒猛然一驚,他沒有想到,第五正有關於巧合的論述,竟然一直延續到現在。

    不管是侷限於單獨個體的巧合性,還是拉伸視野達到一種全局觀的巧合性,第五正的論述都顯得十分的合理,也讓諸寒有種想要認同的感覺。

    再說了,諸寒來此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幫助l市加快案件的破案進度,以便能夠完成省廳方面下達的限期破案的指示。

    在時間有限情況下,不管當前的處境有多麼的複雜,各種猜測和辦案思路有多麼的繁雜,選擇最有可能的那一條路徑去執行,這才是諸寒最為本質的需求。

    再者,諸寒和第五正之間,也並無任何的實質性糾紛和矛盾,諸寒也並不想別開生面的展示自己的權威性,這種對案件的破獲毫無助益的東西。

    可以說,若是認同第五正的觀點,或許就能夠讓案件的推進變得更加的順暢和迅捷。

    感覺有點被第五正給裝在套路里面的諸寒,再次略帶深意的瞟了一眼面前的第五正,這個自信到敢一個人組成專案組的第五天才。

    限期破案原本是對誰都不利的局面,特別是對於和當前的爆炸案直接相關聯的第五正,可沒想到第五正竟然利用限期破案的特性,正在試圖將他諸寒也納入到他的陣營之中,這就顯得十分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