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的命運 作品

第129章 東洋韭菜才是好韭菜 (第一更,求訂閱)

    “就是你了!”

    置身於地圖前,朱先海盯著地圖上的一個位置,面上露出了些許微笑。

    “日本!”

    在東亞並不僅僅只有一個“韃清國”,還有另一個國門被打開的國家——日本!

    與“韃清國”在鴉片戰爭中被轟開國門後,依然裝聾做啞不同,佩裡的“黑船來襲”震驚了日本上下。許多日本人面對西洋入侵,痛感為了維持自立, 就必須要學習歐美文明,而學習西方就必須先學語言,不少學者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性,紛紛投身英語教育事業。

    在佩裡艦隊洞開日本國門後,日本幾乎每個藩都有英文培訓班,就連福澤諭吉除了用英語書寫著作, 還辦了英語補習班,親自在班上講授英語,英語學習成為日本的一時風尚。

    不是一時, 而是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二戰爆發前後,日本來了場抵制“敵國語言”的鬧劇,才靠一段落。

    但是在這個時代,日本人學習英語的熱潮卻是愈演愈烈。在許多學者的努力下,日本從1853年到1868年開始維新變法前,他們就翻譯了數以千計的西方人文科學類書籍。

    為什麼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初,就可以大量聘請來自英美等國的外國學者,傳授西方科學技術知識,說白了,早在維新之前,人家就已完成了基礎人才準備——他們擁有數以千計通曉英語和基礎科學知識的人才。

    當我韃清的還在爭吵著要不要派留學生的時候,當我韃清視西洋學問為洪水猛獸的時候。人家已經派出了大批的留學生,而且還是精通外語,有一定西學基礎的那種,留美幼童在讀小學的時候,日本留學生就直接中學甚至大學讀起了。因為日本新式中學的數學、物理、化學、世界地理、世界歷史等教材,幾乎都是直接翻印來自美國和英國的英文原版教科書, 後來更是被直接翻譯成日語。

    其實,近代中日兩國的命運,從英語教育上就已經決定了。日本從來沒有拿甲午戰爭的賠款辦教育,因為20多年前,人家就已經普及強制義務教育了。而是還是把英語從小學學起。

    相比之下,韃清的以“富國強兵”為核心的洋務運動最後也就落了個寂寞,耗費億萬金錢建起的兵工廠,工匠們生產的就是抬槍之類無用的武器,技術人員清一色的外國人,比如號稱東亞第一的招商船局,甚至直到韃清滅亡,沒有培養一個國人船長,沒培養一個國人高級船員。那些兵工廠也沒有培養出幾個工程師,離開外國專家依然還是玩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