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震撼

    “龍承恩又擅長收買人心,每到一地,總能將俘虜變為他的助力。”

    “朕聽說此次滅西夏,境內的朱勇、胡杰助紂為虐,兵力一度達到20萬之多,為禍腹地,讓石勒兵馬糧草無法補充。”

    “龍家軍損失小,並非龍家軍多厲害,而是這廝擅長借力。”

    李承道的分析很到位,每次龍辰打完一仗,他都會根據情報仔細分析戰鬥始末。

    龍辰總是以奇襲或者奇謀開始,然後藉助外力,避免龍家軍遭受損失,以極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而且,龍辰特別擅長搞亂敵人內部。

    西夏求子堂事件是整個戰局的關鍵點。

    如果不是求子堂問題被暴露,石勒不至於被百姓唾棄,僧兵和其他士兵也不至於反目成仇,陽城50萬兵馬也不至於被20萬龍家軍圍困。

    這段時間,李承道對著石勒的失敗教訓,不停地整肅內政,實行仁政收買人心,南梁百姓都很感激朝廷。

    李承道發現,只要百姓向著朝廷,龍辰就無計可施。

    於子明感嘆道:“龍承恩奸似鬼,與我大梁的幾次戰爭也是以奇謀取勝。”

    御書房陷入沉寂,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玄機子開口道:“皇上不必太擔憂,石勒行事乖張,特別是招提寺的事情,悖亂人倫、令人髮指,君民離心離德,軍隊自相攻伐,才有今日之敗。”

    “皇上英明聖武,朝政清明,百姓歸心朝廷,龍承恩雖有詭計,無有施用之地也!”

    “再則,白狼山決戰和興慶城之戰,龍承恩藉助蠻族騎兵30萬圍攻,最終才能取得勝利。”

    “若龍承恩膽敢入侵我大梁,能用的兵馬只有龍家軍而已。”

    “我大梁地廣人多,帶甲百萬,皇上以仁義之師,定能滅龍承恩於境外。”

    李承道微微點頭道:“不錯,內政不亂,龍承恩無機可乘。”

    “蠻族騎兵不可能南下參戰,他的兵馬少了30萬。”

    “如果蠻族敢來,南梁不同於西夏,山川江河遍佈,騎兵來了就是死。”

    南梁和西夏地理不一樣,適合步兵、水軍作戰,騎兵在這裡並不佔優勢。

    所以李承道不怕蠻族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