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密談 龐吉的推斷

  只要不是趙吉,無論是小皇子獲勝還是邕王之子獲勝,他都能接受。

  現在龐吉親自跑到杭州,定然是出現了十分不妙的變化。

  “岳父如此說,莫非是王延齡、寇準等人準備支持端王?”

  龐吉點點頭,罵道:

  “潘仁美那蠢材一味爭權,先是與劉太后爭奪垂簾之位,逼得她封宮自守,徹底得罪了那老婦。”

  “後又仗著權柄打壓群臣,半月之間貶謫十數人,妄圖一手遮天,如今身在險境而不自知......”

  徵遼回京之後,皇帝就讓潘仁美兼知樞密使與尚書左丞,身居兩相,掌握軍政,權勢熏天。

  現在他的外孫還沒有繼位,就表現得如此霸道。

  若是他的外孫登基,到時候,他內有潘貴妃聽政,自己外掌大權,大宋豈不是要姓潘?

  王延齡、寇準等人自然不會願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龐吉十分篤定得說道:

  “雖然朝堂還沒有明顯變化,但老夫可以斷定,王延齡、寇準等人必會轉向端王趙吉。”

  蔡京是一向是端王的支持者,潘仁美單獨對付王延齡或蔡京,還能壓住,但兩者聯手,再加上個太后,他必敗無疑。

  龐吉繼續說道:

  “老夫親來杭州就是為此,現在大局將定,俊才應趁端王此時勢弱,立刻修補關係。”

  “若等局勢明朗,俊才的作用減小,再做選擇就晚了。”

  見曹斌臉上一幅嫌棄的表情,龐吉勸道:

  “俊才,大丈夫能屈能伸,在朝為官,榮辱一文不值,當退則退啊。”

  “你善書畫,能集財,懂玩樂,正合趙吉所需。”

  “只要你忍得一時,未必沒有東山再起,權傾天下之日。”

  “若處事得當,甚至比當今皇帝在位時更能讓你如魚得水!”

  龐吉對於朝堂形式的判斷,曹斌是相信的,他畢竟為官多年,老奸巨滑。

  既然他說得這麼篤定,朝堂形式多半會如此發展。

  看來趙吉這廝還真有點皇帝命,幾率最小的人選,竟也有了翻身的機會。

  但讓曹斌討好趙吉,他本能得反感,也做不到。

  不說原歷史上,他這個皇帝當得有多麼失敗,弄出靖康之變這種千古之恥,讓人生不起好感。

  就憑自己與他的過節,也不是輕易就能揭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