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定 作品

第276章 屯壘以安民

    不遠處的土坡上,一名差役大聲呼喝,附近也有不少逃難百姓上前,圍著幾名書吏討要竹牌。

    “這是怎麼一回事?”趙黍見狀問道。

    “應該是在為逃難百姓發放符憑。”陶鶴齡回答說:“畢竟剛剛發了一場洪水,估計附近又有村莊被淹沒,官府只得將鄉民遷到別處安頓。這符憑既是用來驗明身份,也便於官府重新核定戶籍。”

    “原來如此。”趙黍連連點頭,有熊國經歷了這麼多災變,地方官府居然還肯派人出面,遷移受災百姓。這種事放在華胥國,估計根本不會被多看一眼。

    “仙師難道沒見過這些事麼?”陶鶴齡有些意外,在他看來,“徐懷玉”這樣的高人,不該是對撫賑百姓一無所知。

    “我……過去多在山野之中隱修,不問世事。”趙黍隨便應付過去,然後說:“既然附近有人煙聚落,不如就往那新安屯歇腳?”

    “但憑仙師吩咐。”陶鶴齡倒不太在意。

    趙黍變出一個竹篋背在身上,來到發放符憑的文吏前,剛報了姓名,對方瞧趙黍衣衫整潔、神色自若,略帶懷疑地詢問道:“你不是附近受災村落的百姓吧?”

    “小民是行腳郎中,因為洪水阻擋路程,只得轉道來此。”趙黍拱手道:“聽說附近有安置災民的村屯,想尋一處落腳之地。”

    “郎中?”那文吏聞聽這話兩眼一亮:“你會治痢疾麼?”

    “倒是勉強能治……”趙黍的謙辭還沒說完,那名文吏便拿來一面竹牌,在上面運筆如飛,遞給趙黍說:“最近來到新安屯的百姓有不少犯了痢疾,上吐下瀉,我們這裡缺醫少藥,正好需要先生出手相救!”

    “小民略盡綿薄之力。”趙黍隨即又示意身旁陶鶴齡:“對了,小民還有一位同伴,不知可否通融一二?”

    那文吏沒有多問,十分乾脆地問了姓名,陶鶴齡自稱陶二,也獲得一面符憑。

    或許是新安屯病患甚多,片刻之後就有軍士駕著驢車趕來,催促趙黍兩人上車,迫不及待將他們帶往新安屯。

    “不知如今屯中有多少病患?”趙黍詢問駕車軍士:“若是患者太多,小民手上藥物恐怕不夠。”

    “哦,別的病患倒是其次,我們宋將軍也突發痢疾,病得很重!”驢車顛簸,軍士答話也是斷斷續續的。

    趙黍暗掐指訣,使得板車輕盈上浮,雙輪幾乎離開地面,拉車毛驢頓時感覺輕鬆起來,速度也快了三分。陶鶴齡有所察覺,腦袋往外探出看了一眼,心中驚歎趙黍的修為法力。

    “宋將軍?”趙黍問:“莫非附近有賊寇出沒?朝廷派官軍前來清剿?”

    “大概是了。”那位軍士隨口應了一句,顯然他也不清楚具體情況,只是說:“如果你能治好宋將軍,自然少不了賞賜。說不定還能保舉你去太醫署進修。”

    “太醫署?”趙黍心中陷入思量,有熊國設太醫署,明顯是沿襲天夏朝舊制。其中分設醫、藥、針、咒四科,教授諸般醫療之法,署員經考選方可登用派遣。

    天夏朝供奉術者中,方藥科、咒禁生最初都是出自太醫署,前者調製藥物、救治病患,後者施咒以除魔鎮邪魅之害。這兩家漸漸發展壯大後,便從太醫署中脫離出來,也算自立門戶。

    當驢車來到新安屯,一眼望去便是大片低矮棚屋,雖然簡陋,卻是排布得齊整有序,夯土道路橫平豎直,明顯帶有幾分軍中營寨格局,是為安置受災百姓所設。

    而遠處有一座夯土營壘,旌旗飄搖、望樓高聳,外圍大量壯丁正匆忙修築房屋。

    趙黍兩人跟著軍士前往營壘,路上便能看到不少百姓神色萎靡,風中飄散著難聞腥臭,混雜著燒焦氣味,氛圍壓抑,令人不大舒適。

    “宋將軍就在裡面。”

    軍士將趙黍兩人帶到營壘之中,見到那位臉色發白、躺臥病榻的宋將軍。

    “有勞徐先生了。”略作介紹過後,趙黍上前把脈,宋將軍言道:“近來也不知為何,忽然上吐下瀉,搞得寢食難安,大大妨礙軍中公務。新安屯類似病患也有數百人,甚至波及營中將士,稍後恐怕還需要徐先生多多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