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帥不帥 作品

318 老虎不在,群魔亂舞

    26號清晨,《那山那人那狗》劇組開了個簡單的劇本圍讀會後便直接前往攝製地開始拍攝。

    從賓館出發,去往“父子”的家,開車一段路,步行一段路,行程大概兩小時,而且要走一段山路。

    好在時間很寬裕, 慢慢來,不急。

    從今天開始,江炎將在這山裡待兩個月。

    這個拍攝時間是比預期的要快了很多的。

    一來是因為導演霍建起在這半年裡已經把其餘鏡頭基本拍完。

    二來就是江炎、滕如軍以及狗的狀態都超出預期的好。

    狗就不說了,江炎和滕如軍兩人的“父子”關係,經過半天的溝通調整後也直接到位。

    這就直接省去了原本計劃的十天適應時間。

    所以,和頂級的演員合作是真他孃的爽!

    霍建起如是感慨。

    而這也讓他能更好地拍出他要的那種感覺。

    《那山那人那狗》的節奏是舒緩的, 甚至是相對靜止的。

    它更多的是在講“狀態”,而不是“變化”。

    其中就有幾個標誌性的劇情。

    “兒子”邂逅美麗的侗族姑娘,他見到了她, 認識了她,她給“兒子”帶來了對愛情的美好憧憬,但兩人之間什麼也沒發生,也沒有後續故事。

    又比如片中“五婆”拆開信,認真地聽父子給他念信的樣子,也給人一種靜止如油畫般的感覺。

    電影沒有單獨講述老人的過去,也沒有交代她的未來會怎麼樣,沒有戲劇衝突,只是在交代“現在”。

    再比如“父親”在風雨橋上搶救書信。

    鏡頭只是在交代“父親”出於本能且盡全力地去做這件事,但這又能讓人感覺到父親已經老去的事實。

    同樣的,電影也沒交代“父親”有沒有把信件全部追回,有沒有受到懲罰。

    此片是罕見的具有相對文學性的一部作品,就像一本書,一幅畫一樣,能讓人愛不釋手,回味無窮。

    多讀幾遍,便能深切感受到那種“父子”間脈脈溫情。

    總之,這就是一部適合慢慢看的電影, 同樣的,它也適合慢慢拍。

    霍建起看著前方的景色。

    山、父子、狗。

    他微微一笑,畫卷已經展開,接下來要做的,便是一點一點,慢慢地把它填滿。

    “汪汪!”

    這時老二跑到他跟前蹦躂著叫了幾聲。

    霍建起一眼就看明白了這狗是什麼意思,這是在催自己走快點呢。

    “嘿,還挺有靈氣,也不知道這是咋訓的。”

    “汪汪!”

    “哎呀,山裡嘛,我老人家走得慢。”

    “汪汪汪!”

    “好了好了,服了你了,別催了。。。”

    這是成精了!

    霍建起笑著,扣上草帽繼續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