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來割草 作品

第264章 【將錯就錯,無力吐槽】

    如果所有籃球隊都這麼想,2004年奧運會上,波多黎各隊就不會在揭幕戰贏美國隊19分,阿羅約就不會打爆艾弗森成為“神奇小子”。他們開場就會像被馬小附體的艾迪生一樣投降了。“他贏了,我打不過他,再見。”

    你不試一試怎麼知道打不過呢?也許對方可好打了,扯著你的褲衩求虐待。

    更可怕的是,這種紀律和國情在中國體育圈並非個例,進入21世紀後還經常發生。

    2002年9月,中國女排發生“讓球事件”。在德國舉行的世界女排錦標賽上,教練陳忠和給中國女排“授計”,先是在小組賽中以0比3讓球給名不見經傳的希臘隊,進入複賽後再以0比3讓球給過去的手下敗將韓國隊。

    陳忠和通過這樣精確的算計,先後避開了中國女排的強敵俄羅斯隊和意大利隊,只為成績稍好一點。

    2012年,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羽毛球女雙選手比賽故意輸球,引起全場一片噓聲。噓聲中,中國選手面不改色,心不慌。主帥李永波賽後振振有詞“這是技戰術的需要”。這個解釋看似很合理,其實非常失敗。

    觀眾對消極比賽是零容忍的,更何況你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也玩這種把戲,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嗎?

    然而他們只能砸自己的招牌,不能怨隊員不是。對於這種讓球的把戲,中國有著光榮的傳統,金牌都能讓,從何智麗那時候就開始了。

    你不服從的話教練就讓你好看,球隊不允許有這麼牛b的人存在。教練掌握權力的殺威棒,可以肆意的逼迫隊員低頭和屈服。你以為我只是教練嗎?我是你爹!是我培養了你,你得孝順我一輩子。

    楊簡感覺不打破這種思維模式,他很難帶領中國男籃奪冠。這幫人也許會在場上將錯就錯,眼巴巴的等著教練叫暫停。教練不發話調整,自己在場上不敢“亂來”!

    這是中國籃壇的大環境造成的,一些官員們不允許球員門不聽話。你不按照他們制定的規矩去做,那麼連上場機會都沒有。時間一久,大家就養成習慣了,生活中逆來順受的人,在球場上怎麼會有霸氣?

    以前中國男籃核心都不明確,從來不知道誰是球隊的老大,講究的是人情世故。現在,球隊總算有了明確的核心。

    楊簡是唯一有霸氣的球員,他習慣當老大,不習慣當孫子。而且他不在中國籃球體制內,更像是個擁有中國國籍的“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