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池儀本打算親自請國師去前殿,卻被溫晏然止住,她出神片刻,詢問左右道:“今日值勤的中書舍人是哪一位?”

    池儀立時回稟:“是高疏高舍人。”

    溫晏然掃一眼左右兩人,微微一笑。

    作為一個被劇透過後續支線劇情的讀者,溫晏然目前可以算是整個世界上,對池儀與張絡兩人瞭解最深的那一個,他們能成為內相權宦,必定心思縝密,時刻留意朝堂中事,張絡不回答,多半不是因為不知道,而是因為覺得不該由自己說。

    大周並沒有明文規定宦官不得干政,但士大夫集團對於皇帝讓宦官擔任顯要職務的事情,存在著強烈的牴觸情緒,甚至皇帝自己也認為,讓宦官擔任高官要務,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

    既然回答的是池儀,溫晏然便囑咐對方道:“那就宣高舍人她過來。”

    *

    天上飄著小雪。

    溫驚梅在被內監帶到前殿而不是充當書房的側殿時,心中就有所預感,等看見中書舍人高疏過來後,更是明確了自己的想法。

    中書舍人通常負責為帝王草擬詔令,溫晏然讓高疏候在此處,顯然是有明旨要發。

    正常來說,新帝頒佈的第一道詔書應當是即位的恩赦詔,不過考慮到昨夜的禁軍謀反事件屬於特殊情況,溫晏然這邊可能會像之前提拔鄭引川等人一樣,先擬旨,確定下該如何處置這群人,等登基大典之後,再行宣告天下。

    溫驚梅知道溫晏然曾當著叛軍的面說過會從輕發落,但按照慣例,類似的謀反案件,頂多只會饒過從犯,但不會饒恕首惡,而季氏又是官宦世家,在建州的舊親不少,說不定便會牽連過甚。

    昨日之事到底與他相關,溫驚梅此時過來,就是想了解一下皇帝的意圖。

    高疏與溫驚梅候在前殿當中,此地雖然不禁大臣交談,但兩人都未曾開口——在季躍的事情傳出去後,許多大臣在面對小皇帝時,態度便不由自主地更加恭謹肅穆了起來。

    素白的雪色當中,紅羅傘顯得格外色澤鮮明,溫驚梅還未聽見內侍通傳聲便已站起相候,他認得那個打傘的人,是一名叫做張絡的小內侍。

    溫晏然沒傳步輦,扶著池儀的手踏雪而至,身後跟著八位手持拂塵等物的宮人。

    國師溫驚梅看見這一幕,腦海中閃過一個模糊的念頭——這些天來,天子倒是頗為倚重身邊新提拔的池張二人。

    大周慣例,除非遇上大朝會或者祭天一類的情況,否則臣子面聖時不必行大禮,溫晏然抬手免了溫驚梅等人的禮,向著對方笑道:“昨日之事,多賴兄長之力。”

    侍立於側的高疏聞言,眼皮不自覺地跳了一下。

    溫晏然:“高舍人,替朕擬一道旨。”

    她不提旁事,而是直接讓高疏寫了一道給溫驚梅加官增邑的旨意,將人封為上柱國。

    在大周,上柱國屬於榮譽職位,只有待遇,但沒有實際職務。

    然而即使如此,溫驚梅也不願領受。

    ——上柱國屬於武職,皇帝這麼做,等於把昨夜平定叛亂功勞中的很大一部分按在了溫驚梅的頭上,他雖不知天子的真實意圖,卻總覺得有些不安。

    不待國師推辭,溫晏然就道:“兄長不問世事,一心想在天桴宮內清修,朕也不好強人所言,但有功不賞,難免令將士寒心,好在上柱國並非實職,不算違背朕當日在天桴宮中所言。”

    她的語氣雖然溫和,但其中的不容置疑之意卻也格外明顯。

    溫驚梅默然無言,只得俯身,對天子行禮謝恩。

    現下正值國孝期間,而國師又是天下道官之首,衣飾素淡,下拜之時,令人想起一隻展開了雪白翅膀的瘦鶴。

    溫晏然靜靜注視著與自己出自同族的遠方堂兄,倘若將大周比作一艘將要沉沒的大船,作為國師的對方,因為其職位的特殊性,基本沒有從船上離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