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 作品

第178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師諸和, 建平人也,父母坐罪免職,少年時以讀書習文為要, 稍長,召為都尉副將。”

    ——《後周書·師諸和列傳》。

    建平中人但凡對師諸和有所瞭解,大多會認為他是一個謙遜的人, 雖然到他一代, 師氏已經敗落,但師諸和本人卻勤奮刻苦, 最大可能地保持了一個世家子應有的學識與能力。

    少年時的師諸和跟他的同門師兄宋南樓一樣, 都不想出仕為官。雖然屬於世族中的異類, 但兩人的出發點並不相同——師諸和總覺得, 這世道千瘡百孔,早就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師諸和知道有些心懷大志的官吏上任後,會努力打擊豪族,為朝廷擴出些隱田隱戶來, 但這種法子卻始終無法持久, 一旦主官任滿離開後,那些暫時退讓的豪族, 便會故態復萌。

    更令人心寒齒冷的是,天下間連這樣的官吏都不算多。

    跟友人不同, 師諸和早早認定,大周舊有的那一套制度,已然無法挽救這個世界, 這跟皇帝是昏庸還是賢明並無太大關聯。

    長興末年,師諸和冷眼旁觀,聽著宋氏的師長閒談朝中局勢, 靜等天下大亂的那一日。

    到了那一天,他大約會選定一方諸侯進行輔佐,以此尋求自己心中的答案。

    師諸和早有預料,縱然再怎麼拼盡全力,自己所追求的那個答案,大抵也是得不到的。

    但如此也好,至少他能夠用自己的生命作為教訓,告誡後人什麼是錯誤的做法。

    恍惚間,師諸和總覺得自己已經做過了類似的選擇,青燈下,案牘旁,剛到而立之年的自己,冠下已經有了根根銀髮,他用力地刻著些什麼,但書簡中的字跡很快被嘔出的鮮血所模糊……

    天下無道,像他這樣的人,就只能選擇以身殉道。

    許多灰暗的畫面一閃而過,旋即消失不見。

    路已被他走到盡頭,但盡頭仍是一條死路。

    師諸和溫和的態度下有一種旁人難以察覺的疏遠與麻木,他以為自己會一直如此,直到奉命去東地平叛,與當地大族周旋時,才猛然察覺到,胸腔中躍動著的,是不知何起時重新點燃的明亮心火。

    當日西夷平叛之事傳到師諸和耳中時,他固然欽佩,卻沒有太過在意,直到他了解到,天子攜戰勝之威,奪台州田地以授民,並改了規定,被收繳來的所有土地都算作官田,不許私人買賣,被授田的百姓需要按照田畝數量繳納稅賦時,才有種從噩夢中驟然驚醒的感覺。

    當今的天子與任何人都不相同,她有一雙超越時代的眼睛。

    師諸和常常在想,皇帝眼中到底看到了什麼。

    他直覺認為,天子眼裡的東西,就是自己苦苦追索了無數次的答案。

    被派到東地後,師諸和花了大量的時間,以兵權為依仗,態度強橫地拆除鄔堡,並督促當地官吏清查田地,重新按照人丁授田,將稅收制度按照西地的方法調整,同時不忘推廣陛下的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