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 作品

第七十三章 對比鮮明(第二更)

    羅胖號稱羅太君。

    明明留下一堆精日語錄,但就是有人洗地…

    他很擅長詭辯,先把批評他的人比作“愛國砸車”的憤青,沒有思考能力的精神病,接著把自己的行為辯解成“魯迅式”反諷,一負一正的博取同情牌…

    不是,您有什麼資格跟魯迅先生對比?

    魯迅是警醒,是恨鐵不成鋼的希望喚醒那個時代麻木的中國人,他可從來沒有對外國諂媚!

    羅太君呢?

    諂媚的不像話,後來還自稱踏馬的國際主義者,自比白求恩…

    觀其言行,他能說出‘淞滬會戰改變了日軍的進攻方向’這種瞎話蠻正常…

    稍微懂點歷史的都知道,淞滬會戰打成了蘇嘉錫國防線全面崩潰,南京陷落…

    38年初參謀本部攻津浦路,平漢路攻佔徐州,鄭州,海軍配合陸軍佔領廣州,打通隴海線,南下武漢…

    如果真要說改變日軍進攻方向的行為是,委員長的花園口挖黃河大堤,平漢路鄭州到武漢沒被沖毀,大本營原計劃的一個軍從鄭州沿著平漢路南下的計劃被廢止,以兩個軍沿著淮河大別山北麓,十一個軍沿著長江進攻…

    用不著沈長林出面,一堆懂歷史的直接教他做人…

    這玩意稍微上一點學就知道…

    初中歷史嘛!

    不過沈長林也覺得有點問題,好像大家看過八佰以後,都變成了史學家,都明白了四行倉庫是在完成一場表演,於是就開始口誅筆伐。

    好像淞滬會戰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怎麼可能沒有意義呢?

    沈長林忍不住發了一篇小作文:

    “淞滬會戰伊始,大批中央軍投入戰鬥,但是戰法老舊,指揮無方,國府傾全力打造德械師,全軍覆沒。

    但是,後期許多地方軍閥參與其中,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國府抗戰的決心,為了民族不惜血本,聯蔣抗日才變成現實。最後還是想說,抗日戰爭真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淞滬會戰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其實個人感覺這個意義不算意義…淞滬會戰真正的意義是讓中國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政治上的統一,軍閥們看到了蔣抗戰到底的決心,又看到了唇亡齒寒的未來,紛紛聯蔣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