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歸途 作品

第16章 村中閒話16

    第十六章



    “咱家稻子、麥子、黃米,並著些花生豆子,水田肥些,一年到頭雨水好了,收成好了每畝田有一石五斗,十畝水田這就是十五石……”



    黎週週說起莊稼收成很快。



    顧兆還有些反應不過來,因為計量單位不同,腦子裡要換算下,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米等於十升,一升等於兩斤,那就是一石米是二百斤。



    幸好大曆稅率不高,百分之五。



    一畝田沒天災**,仔細照料,一年到頭約有個三百斤。家裡十畝水田,那就是三千斤,上稅一百五十斤,剩下兩千八百五十斤。



    官方收糧,稻米、小麥是一個價,約八文錢一斤,賣給糧商是十文錢一斤。按照賣糧商算,十畝田全賣出去也就二兩銀子八貫五十文錢,不到三兩。



    他一本手抄本書就要一兩銀子。



    “旱地收成少一些,好一些一畝一石,有時候連一石都沒。這時候就靠地裡花生、紅薯、黃米雜糧混著吃,不至於餓肚子。”



    黃米、豆子、花生這些,糧商收價錢還要低一些,約五、六文一斤,所以農戶大多都是賣稻米麥子,雜糧留著自家吃,一年到頭很少在鍋裡見到精米白麵。



    “相公你說這個地方它不種黃米,麥子也種少,那一年到頭只吃白米精面不成?要是隻自家吃不賣了換銀錢,那平日裡鹽、醋、布,冬日裡做棉衣要買棉花,這些日常花銷可咋辦?”



    顧兆:“他們種麻,養蠶,靠這兩樣賣錢花銷。養出蠶吐出蠶絲,繅絲,然後織成綢緞,質地上乘綢緞,一匹能賣十兩銀子。”



    黎週週瞪圓了眼,這麼多錢?



    他們家十畝水田,一年也不過三兩銀子。



    “也不是什麼綢緞都能賣到十兩,這裡面功夫也費心。”



    黎週週羨慕,倒是不酸,“那自然,我和爹兩人,仔細看著田裡稻子,半點岔子都不出,出了稻子舂米也弄乾乾淨淨,這樣三兩已經好了,能賣出十兩銀子,一定是花了更多心血。”



    顧兆笑,他家週週很為人想。他現代上學時候,宿舍裡有個舍友玩遊戲,有一次說賺了一千八,另外一個人就說怎麼這麼多,看你每天光玩玩遊戲什麼都不幹,輕輕鬆鬆就賺了一千八,請吃飯請吃飯。



    但其實那位舍友熬了一個禮拜,做了攻略,網上論壇看教程,費了心血功夫還有運氣才開出個稀有道具,賣出高價。



    一樣道理,他家週週先是替別人著想。



    “是,大部分還是養麻,織成麻布,粗糙像是咱們裝米麵麻布包,這個便宜些,好一些穿身上麻衣,一匹也不過三五十文錢。”



    古代普通老百姓生活都不容易。



    黎家一年地裡好一些收益能有個四兩,之前父子倆花銷省,一年按一兩銀子算,攢個三兩。



    古代不輕易提分家,人多興旺,地多,人多,收成多,不過在顧兆看吃喝花費也一樣,比單小門小戶強一些,可事情也多,要是一家人心齊還好。不過成家有了孩子,孩子大了,總歸還是要分。



    “咱家裡還好。”黎週週見相公神色,怕相公覺得讀書費銀錢,寬心說:“爹會劁豬、殺豬,我還養豬養雞攢蛋,這些都是進項。今年雪下得這麼早,來年一定是個雨水充足好年,刨去平日裡花銷,能攢七、八兩銀子。”



    顧兆想著明年開銷也大,他筆墨紙硯,還有買書。



    要是能提高產量就成了。一畝地收成二百多斤也太少了,是不是古代種子沒培育優化?



    兩人說了會話,顧兆便去看書,黎週週坐在炕上也不吃瓜子,怕發出聲打擾到相公看書,結果炕上暖和,屋裡安靜,迷迷糊糊睡了一小會。



    一覺醒來,相公還在看書。



    黎週週輕手輕腳下床,那壺紅棗水已經涼透了,黎週週拎著壺去了灶屋,看著外頭天兒,該做晚飯了。



    天剛擦黑,黎大揹著竹筐回來了。



    黎週週從灶屋出來迎爹。



    黎大卸下筐,說:“五日後我再去取。雞蛋送了,朱家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