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歸途 作品

番外三十 永熠王朝




    不過黎大沒答應,哪怕後來院子都蓋起來了,家裡門檻能讓媒婆踩踏了,是介紹什麼的都有,還有介紹哥兒的——因為黎大把先前介紹姑娘的都給拒了,媒婆就琢磨了下,想著黎大前頭那位是個哥兒,肯定愛好這個,那就踅摸哥兒吧。



    結果還是給拒了。



    那時誰都不知道黎大咋想的,你說苦了小半輩子,如今屋子也蓋了,黎週週也大了,這會不就是享福了,再娶一個好好過日子。誰都沒想到,黎大是院子蓋好出了一回風頭,之後又是勤勤懇懇老老實實的,一干幾年,在之後又出了迴風頭。



    給黎週週招婿。



    十八兩銀子呢。



    “能蓋三間大瓦房,擱在那會那可太多了。”



    村裡小子聽得津津有味,對青磚大瓦房也是肅然起敬,沒成想以前那時候有這個房子是這麼厲害的。



    “如今村裡家家戶戶都是青磚瓦房,還有水泥房呢。”村裡小子說道。



    長輩笑的樂呵,“日子好了呀,以前誰敢想家家戶戶都能蓋的起青磚瓦房的……”



    不提後頭招婿的事,光是黎大憑本事先蓋那麼氣派的青磚瓦房就是這個——大拇指。



    可能是村裡人唸叨說得多了,五月初時,黎大一家竟是回來了。



    其實黎大那輩走的差不多了,更別提比黎大還高的輩分,村裡如今都是黎週週那個輩分的多,成了老人。如今的小輩年輕人自是不知道黎家那些事——太久遠了,可村裡盤著那麼個氣派的黎家大院,小輩們見了心生羨慕,回去就問家裡人。



    長輩知道了就說,就學,小輩們對黎大家的事,那是知道的清清的。



    兩村變化太大了。



    “家家屋子都蓋起來了。”黎大扶著下馬車。



    路也是水泥路,平平坦坦的。



    “好像村子屋多了,熱鬧了。”



    以前兩村那是人煙稀少,屋院錯落有致,還有荒地、空的,如今是兩村田頭旁邊都起了屋院,水泥路街面上還有挑夫、貨郎賣貨的,雖是不如上次趕集的熱鬧,但村子裡頭有貨郎挑夫,那還真是少見。



    反正黎大以前在十里八鄉的村子都沒見過。



    貨郎走街串巷那是往鎮上去的,在村裡能掙幾個錢?村裡人捨不得花錢的。



    “如今真是大不同了。”黎大看著陌生又熟悉的景,感嘆說:“好啊,方便了。”



    杏哥兒倒是早幾年回來奔喪過——他公爹婆母相繼走了,對著村裡變化倒是知道些,在旁解釋說:“咱們族學旺盛,現在挨著田頭那兒的屋院是衙門給批的,那邊住的不是咱們兩村人,都是外姓求學來的。”



    原先那片地方荒蕪,畢竟都田的那一頭了,不在兩村管轄劃分中。後來族學起,名聲傳開了,附近村子有些人家就想送孩子來上學,可路遠有的不放心,最初是一位寡婦人辛辛苦苦搭了個茅草屋住,伴著兒子讀書求學的。



    寡婦命苦,唯一指望就是這個兒子,家裡田地都賣了帶了銀錢來求學,村長聽聞後,就說你個寡婦怎麼賣田賣地供孩子,這要是讀不出來不是連個遮風避雨的地兒都沒了?



    “我亡夫是個讀書人,後來被拉去打仗死在戰場,唯一指望就是兒子了,為了亡夫遺志,我就是死也得供兒子念出來,再說孤兒寡母的留在村裡,那些田地早晚要被族人啃乾淨,到時候啥都不剩了。”



    “我聽聞西坪村是顧大人家鄉,顧大人蓋了族學,就想來碰一碰試一試,顧大人仁善,他家鄉村人自是不會兇惡的……”



    村長驚了下,便問:“你是哪裡的人?我剛聽你口音不像我們這兒,但也是中原口音的。”



    “戎州邊邊上一個村子裡。”



    “我帶兒子一路過來,路上吃過苦頭,就學了些這邊口音。”



    倒是聰慧又果決的。村長對寡婦是另開了眼,便說:“你那草棚子住不久人,你既是為了顧大人名氣投奔而來,孩子也得了夫子考校入了學,那就是長久的事,你一寡婦我不好留你在家裡,不過我們祠堂有地方住,你要是不怕可住在那兒,等農閒有了人手,你要是蓋屋只出了材料,我們村裡人給你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