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歸途 作品

番外三十一 永熠王朝

    番外三十一



    永熠五年。



    永熠帝年滿十八,  歷經四朝的首輔顧兆辭官,傳聞永熠帝挽袖想留,口稱叔父,  可見對顧首輔的信賴不捨以及器重,不過顧首輔還是辭了官。



    民間有讀書人言說顧首輔知進退,  小皇帝羽翼豐滿,  如今親政,  顧兆再貪戀權勢留下去,  到時候想走怕是都走不及了。



    黎府滿門榮耀,是真真的鮮花錦簇烈火烹油。



    顧首輔在皇帝成年後辭官歸去,此舉乃是明智之舉。



    百姓們可不管權勢陰謀什麼的,  提起顧首輔來只會誇好,  誇能臣、賢臣,自然也要讚一聲皇帝是明君了。



    哪怕是早早退位的光武帝,  在民間百姓們心中那口碑名聲是極好的,  光武帝打仗戰無不勝——隔了些許年份,老百姓們有了濾鏡,再說當年戰況如何,  歷無病輸贏幾回,  百姓們可是不知道實情的。



    現在百姓就知道,  光武帝在時那把幾個小國都打爬了,現如今哪裡還有南夷、茴國、蕃國,  全都是大曆的版圖疆土了。



    至於在官員讀書人心目中,有人是提起光武帝就頭疼害怕,  有人是心裡罵一句暴君,還有人想非明君。反正口碑不是很好。



    可光武帝如今管這些呢。



    話說回來,顧兆辭退了首輔一職,  京中世家權貴還在等著格局變動,有的老臣子望著天,故作深沉來句:要變天了……



    咋變?



    又或是有人期待已久今日局勢,說個:黎家權貴這麼多年,也該換個姓了。



    顧兆一走,沒了權勢,黎家就是太皇后外戚又能如何,太皇后與太上皇不管朝政隱居多年,不出幾年,潑天富貴的黎家早晚要冷了下來。



    “該換人了。”



    京裡權貴都想頂了黎家位置,成為第二個黎家。結果顧兆剛辭首輔沒幾天,永熠帝便下了旨意,提拔了黎照曦為新首輔。



    京裡摩拳擦掌想頂替黎家的權貴們:……



    咋還是姓黎啊。



    有朝臣還是機靈,腦子活,沒鑽死角,光想著往首輔那兒踅摸,有人笨的,光想著拉黎照曦下臺,瞧瞧用的什麼藉口,黎照曦哥兒之身——



    這不是膈應黎照曦,這是給聖上不痛快呢。



    聖上就是哥兒啊。



    很顯然,拿著攻訐黎照曦的,聖上先發落了此人。黎照曦還是首輔,穩穩當當的。那機靈的朝臣,到了下次小朝會,等政事商議結束,是心裡思索千萬遍,這次咬咬牙還是挺身而出——



    何事。



    顧兆做首輔留下的習慣,百官有事奏摺子,摺子內容儘量去繁從簡,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大曆官員受調-教十多年了,即便是現在這位臣子所奏,還拍了馬屁,寫的婉轉,但聽下來特別好提取。



    就一個意思:聖上成年了,有沒有想法選秀啊?



    永熠帝他老子時,那時候誰提這個誰捱罵,回頭光武帝還給你下臉子——因為顧首輔攔著勸著聖上,別動人官職,說這些諫言你選秀的臣子想法也是傳統,畢竟前頭那麼多朝代皇帝都這麼幹了,可這幾位臣子特別清正廉明,能幹事,是個好官。



    意思公私咱分開。



    要是按照歷無病那個想法,誰建議我選秀,那我就開了誰,那全天下讀書人科舉人可能沒幾個能用的了。



    這時候男子一妻多妾是尋常,更遑論皇帝了。



    人家諫言你不聽,發脾氣就發脾氣,回頭過年了給其他大臣賞福字、賞喜菜,把這幾個晾著,晾一兩年,他就知道苦頭了。



    京裡權貴社交圈,是耳聽八方,聞風聲可快了。



    聖上露出個苗頭,底下人就知道該拍哪個馬屁,該晾著哪位了。



    官職就別動,還得讓人幹活呢——那時候顧兆手裡沒幾個人,都快是矮個子裡瞧著湊合便調-教調-教的,總不能讓顧首輔一人幹八百個人的活吧?!



    顧兆氣性也大,歷無病當時一聽一看,便也下了臺階,隨著顧兆了,不然顧兆撂挑子不幹了,辛苦的是他還有他哥。這可不成。



    光武帝這麼幹幾次後,朝臣風向就明白過來了,導致諫言皇帝廣開後宮都成了朝臣的陰影了,時隔多年,老子換兒子,這諫言選秀的也都是‘聖上您說呢?’、‘您要是不願意選那就不選’、‘一切聽您的’、‘臣就是說說’這種謹小慎微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