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聽風雲 作品

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新月異

    民間的糧食,包括各郡郡衙的儲備糧,維繫那些老弱婦孺的口糧就已經十分艱難了,大多數的郡治,都需要漢王廷按時撥付糧秣賑濟,哪還有多餘的糧食來養活這些大肚漢?

    不管他們,他們不是落草為寇,就是席捲成流民!

    總不能將這些青壯都拱手送給太平道和大周朝廷吧?

    是以,讓他們從軍,實在一舉兩得之事!

    除開部隊擴軍之外。

    兵工廠、戰地醫院,也在陳勝的推動下拔地而起!

    以陳郡的直屬第一兵工廠為例,這間兵工廠擁有近千工人,以土高爐煉周口鐵礦運送過來的鐵礦石,每日可得好鐵三千斤,制甲二百多副,其餘箭矢、刀劍、槍矛產出無算!

    ……

    除開軍事方面的發展。

    陳郡行政方面的發展也極為迅猛。

    由陳勝與韓非合撰的漢王廷律法,已經頒佈了重罪法典。

    稷下學宮的文、農、工三科持續擴招,第一批稷下學宮畢業的文吏,已經走馬各郡縣,出任一部部主吏!

    土地所有權改革,在也一支支紅衣軍小隊入駐各郡縣的主持下,平穩而順利的推進,得到了各郡鄉紳的“積極”擁戴……

    所有的事情推進得都十分順利,唯獨政治體系這件事,陳勝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舉棋不定,不知是該實行三公九卿制好,還是實行三省六部制好。

    但後來他也想明白了。

    無論是三公九卿制還是三省六部制,除去分工的因素,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分權與平衡。

    而現階段的陳郡,還遠遠未到分權的時候!

    於是乎,他索性一把抓了!

    反正他現階段他一個人也操持得過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現在他手下實在是找不出那麼多可以獨當一面的傑出人才,來替他分擔各方面的工作……

    而今他手底下能稱得上內政人才的,滿打滿算也就一個李斯,一個范增。

    可范增的主要精力還是在紅衣軍的雜務方面。

    單單一個李斯,陳勝要是撂挑子,累死他都玩不轉這麼大的漢王廷。

    也只能他自己多辛苦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