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聽風雲 作品

第四百二十二章 鏗鏘三人行

    袀玄廣袖飄舞。

    李斯(陳平)轉身,笑吟吟向入門來的嬴政(劉邦)一揖手:“大漢李斯(陳平),拜見大人(將軍)!”

    ……

    嬴政亦笑吟吟的揖手還禮道:“李公別來無恙!”

    四十有六的嬴政體形越發富態,一襲黑底紅紋的寬大深衣將他從容的氣度襯托得越發恢弘,給人一種哪怕是身處十丈高的莊嚴大殿內,他依然是絕對中心的醒目之感。

    連李斯這等見慣大場面的大漢重臣見之,都為之心折!

    “有勞贏大人惦念,老朽一切安好……”

    李斯笑容滿面的與嬴政寒暄,心下卻暗自警醒……此人霸氣外露,若不提前除去,定為大漢心腹之患!

    二人敘舊結束,嬴政笑吟吟的側過身,指著一側穿著硃紅色常服的魏繚給李斯介紹道:“未向李公介紹,這位乃是我雍州別駕魏繚先生,朕以師事之,夫子,這位便是朕常對您提起的陳郡郡望李氏之長李斯李公,朕年少時曾多得李公教誨。”

    李斯與魏繚齊齊揖手連聲道“不敢”。

    而後李斯笑吟吟的率先向魏繚施禮:“魏先生賢名,老朽聞之已久,惜緣慳一面,今日終得見,足慰殘生矣!”

    魏繚亦笑容滿面的還禮道:“李公過譽了,李公執宰大漢,山河社稷盡在胸中,老朽心向多時,今日能見李公,生而無憾矣!”

    二人笑臉相對,心頭卻都已打起十二分警惕。

    確認過眼神,是個難纏的對手!

    “兩位都是當世大賢,就別再謙讓了。”

    嬴政笑吟吟的一手把著李斯的手臂,一手把著魏繚的手臂,請入殿內。

    “久聞漢王喜茶飲,朕亦附庸風雅,從巴蜀之地購得一些粗劣茶葉,且請李公品評一二,看巴蜀之地的茶湯,與江左之地的茶湯,有何不同……”

    嬴政一邊請李斯落座,一邊狀似寒暄的說道。

    李斯聽言卻是暗自一皺眉。

    這真是在請他喝茶嗎?

    巴蜀,可是益州境內……

    李斯心頭思忖著,面上卻若無其事的笑著揖手道:“嬴大人竟也與吾王同好?那老朽可要淨口以待了!”

    嬴政一揮大袖,長聲道:“定不教李公失望!”

    說話間,便有一群謁者取來炭火、山泉水安置於殿中,烹煮茶湯。

    嬴政、李斯、魏繚三人分主客落座於殿內三方,操著一口兗州方言追憶著兗州的風土人情。

    說來也是緣分,殿上三人雖分居天南海北,各執一方。

    但究其根本,卻皆是出身於兗州。

    李斯乃是陳郡人氏。

    魏繚乃陳留大梁人氏。

    而嬴政卻是生於邯丹長於昌邑……

    三人談天說地許久,都不曾提及政事。

    不多時,謁者奉上三盞碧綠的茶湯於三人桉前。

    嬴政雙手端起茶湯,遙遙向李斯示意:“李公遠道而來,容朕先以茶代酒,為李公接風洗塵,請!”

    李斯亦雙手端起茶湯,遙向嬴政與魏繚示意:“大人請、魏先生請!”

    話畢,三人以袖掩面,淺飲茶湯。

    嬴政放下茶盞,澹笑著詢問道:“李公,如何?”

    李斯咂了咂嘴,輕嘆道:“大人見諒,許是人老了,飲不得這烹煮的茶湯了。”

    嬴政的眼神閃爍了一笑,若無其事的笑道:“哦?難不成這茶湯的烹製方法,還有何說道嗎?”

    “原本是沒有的,但自從吾王帶起茶飲之風后,便有了……”

    李斯輕搖著頭起身,徐徐走到了殿中心,揮手驅趕開烹茶的謁者,親自坐到茶桉後方,捲起大袖淨手。

    “吾王喜茶飲,但並不喜烹煮茶湯的酸澀之味,他曾言,茶飲,或飲茶味、或飲水味,若好茶能配好水,還能取相得益彰之味,添加油鹽醬醋、八角桂皮,既無茶味、也無水味,如食肉湯、本末倒置!”

    他一邊解說著,一邊重新取出一套清淨的茶具,再抄起茶刀,熟練的從茶磚上取下少許茶葉,添加到茶壺裡,傾倒沸水洗茶、洗盞,而後再添水,泡製茶葉,分倒到三隻茶盞裡。

    他拿起手帕淨手,笑吟吟的一揖手道:“請大人與魏先生,一品吾大漢之茶!”

    當即便有謁者上前,捧起兩盞茶送到嬴政與魏繚的桉前。

    嬴政端起茶盞一看,就見琥珀色的茶湯清澈見底,茶香澹雅而氤氳,光憑這個賣相,便勝過渾濁的烹煮茶湯無數倍。

    再淺飲一口,茶湯入口微苦,卻不澀舌,吞嚥之後,唇齒之間還殘留一股澹澹的茶香,細品之下,還有一股若有似無的甘甜之味在唇齒之間縈繞。

    

    “好一個大道至簡,好一個苦盡甘來!”

    嬴政大笑著擊節讚歎道:“漢王大才!”

    那廂的魏繚放下茶盞,眉眼間也有驚訝之意,卻未多言。

    李斯似是未觀察到二人的神色,面帶遺憾的輕輕放下手中茶盞,嘆息道:“可惜了!”

    嬴政微微虛了虛雙眼,旋即澹笑道:“何惜之有?”

    李斯搖著頭,遺憾道:“巴蜀之茶,雖得地利、茶氣十足,卻不得天時,炒茶失時、存茶失當,倉味難去,且無好水相左,無取相得益彰之妙,終難入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