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163章(這必須看)

    文哥兒謙虛地說道:“都是老師教得好。”

    這些事確實是李東陽這個老師教給他的沒錯。

    奏本交接完畢,文哥兒一步三回頭地走了,彷彿生怕自己的心血之作沒有被好好對待,看得人樂不可支。

    等文哥兒走遠了,元守直便過來了。

    聽那官員說文哥兒來遞了奏本,他有些納罕,坐下叫人取來給他看看。

    他們要彙總每天從各地、各個衙門遞送過來的奏本、題本等等,做成小冊子送去內閣等閣老們查閱。

    內閣那邊又會按照事情輕重緩急把重要奏本挑出來給皇帝硃批。

    畢竟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也就能仔細看那麼二三十本奏本(前提是別像丘濬那樣隨隨便便寫一萬字),換成個懶惰的皇帝可能連這個數都達不到,可不就得挑揀著重要的往上呈報嗎?

    元守直把文哥兒的奏本看完了,滿腦子都是“是不是得把親爹送去上學”。

    按照文哥兒的說法,社學要是有了這個老年班,只需三五十年便能做到大明上下人人都能粗識幾個字——

    想想看,到時候現在的小孩兒長大了,他們在社學識了字;現在的中年人老了,他們會陸續去老年班識字;至於特別長壽的那些人,更是早就上完了老年班。

    到時他們大明可不就人人都識字知禮,成為前所未有的全民識字社會嗎!

    這可比書中的大同社會還要厲害,畢竟大同社會想的只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他們可是連耋耄之年的老人家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叫他們即便到了暮年也不虛度光陰!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可真是振聾發聵!

    丘濬一輩子嗜書如命,實在難以想象自己大字不識、看不了書的日子。

    元守直冷靜下來,也知曉要達成這樣的效果並不容易。

    這才翻到第一頁,就瞧見上頭赫然有文哥兒的名字。

    你一個地方官還能在當地幹個十年嗎?

    他們連自己居住、辦事用的縣衙都不樂意掏錢修,更別提大力振興吃力不討好的社學了。

    到底是小孩子,想法著實有些天真。

    通政司這邊接收了文哥兒的奏本,丘濬那邊也通過閣老身份的便利給各地的社學情況摸了個底:地方上的社學確實荒廢了大半。

    作為閣老,丘濬是有資格直接對接皇帝的。他第二天揣著奏本去找朱祐樘,對著朱祐樘就是一通輸出。

    接著朱祐樘便召來其他閣老以及相關官員過來商討此事。

    本來朝廷規定只有三品以上大臣才允許乘轎子,武官即使貴為國公也要自己騎馬,結果如今一出門,滿大街都是官轎,甚至連勳貴武官都來湊熱鬧。

    就像最簡單的官員出行不許乘轎子,現在還有多少人樂意遵守?

    丘濬洋洋灑灑寫了一通,言辭十分地慷慨激昂,很有他年輕時槓遍同僚的風采。最後他引用了文哥兒的話來收尾: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他是在國子監幹過校長的人,對教育體系的運作有一定的瞭解,知道該怎麼進行人員安排和財政安排,刷刷刷地就把整份奏本寫完了。

    元守直親自把這奏本的內容摘要填到本日文冊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