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299章 第 299 章

    文哥兒不知道自己隨便填的《春秋》會讓吳伯通想這麼多,他常年習慣趕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他大先生留給他的功課(想著儘快搞定好出去玩耍),所以一進入寫題狀態就十分專注,基本等同於進入無我狀態,滿心滿眼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一口氣把這張卷子肝完!”

    因此開始答題以後,不管吳伯通看他多少眼他都是不曉得的。

    由於科舉閱卷任務繁重,所以考官們拿到答卷的評卷規律是這樣的——

    最先參考的是《四書》義題,因為這些題所有人都要答,且有一定的答題規律,讀完之後就可以分析出這個考生卷面寫得怎麼樣,寫起八股文來文理是否通達。

    所以,《四書》義的題必須拿出最好的狀態來答,因為這是送到考官面前的敲門磚。

    第二要緊的是《五經》義題,因為《五經》是選考科目,你這道題答得怎麼樣往往決定了你在《五經》之中的排名。

    要知道科舉是有“五經魁”之說的,選《禮》得第一能稱為《禮》魁,選《春秋》得第一便能稱為《春秋》魁!

    所以被放在第一場的《四書》義和《五經》義,乃是明朝科舉的重中之重,也是八股文發光發熱的舞臺。

    至於科舉之中的第二場的公文寫作題和第三場的策問題,那都是走走過場的東西。

    第二場主要考校你能否熟練掌握論、詔、表、誥、判語等等寫法,題目都是挺好寫的,類似於“假設你在唐肅宗手底下幹活,現在朝廷要進封郭子儀為中書令,請你針對此事擬寫一份誥書”。

    這可是讀書人的基本功,畢竟你將來進了官場幹啥事都要寫公文,連這都寫不好難道還要別人手把手教你?

    第三場的策問題就更不用說了,你一個科舉都沒考完的傢伙,真以為考官和皇帝想看你的真知灼見不成?你敢說,人也不敢用啊!

    所以只要你能不跑題且文辭足夠暢達,那就能給你的科舉成績加加分了。

    考慮到考官們的閱卷習慣,文哥兒費了不少功夫才把《四書》義和《五經》義寫好。

    他擱下筆後感覺肚子已經癟癟的,趕巧這時候考場給考生送來餅食,還有一碗肉湯,雖然沒肉,但有肉味,據說是他們餘姚縣令體貼考生給備上的,極具人性化關懷。

    可惜這些食物都是早上送進來的,開考後就不允許外人出入了,所以不管湯還是餅都放涼了。

    文哥兒拿起餅子啃了一口,發現已經有點硬,對他這個還在換牙的小孩子不甚友好,不如饅頭!不過只要避開正輪流長恆牙的位置,吃起來還是挺香的。

    文哥兒對食物一向很虔誠,都已經開始吃了,他自然便開開心心地就著湯把餅子啃完了,總算是把一早上的消耗都補充回來了。

    考場上的考生們不允許東張西望,所以只有考官和周圍陪著監考的軍士以及皂吏們注意到……場中最小的那個考生停下來吃吃喝喝,那吃相看得他們都有點餓了。

    難道餘姚縣給考生們準備的食物這麼好吃?!

    吳伯通也有點納悶,也拿起考場給考官備的餅子試著咬了一口。

    底下給吳伯通這個省級官員送的食物自然是熱過的,餅不至於硬得牙都給崩掉,不過味道也就那樣了。因為人考生還在考試,你考官在那吃些香到人受不了的山珍海味不像話啊!

    吳伯通看看手裡的餅,再看看遠處那吃飽喝足後一臉滿足地揉著肚子消食的小神童,最終得出結論:這個在京師長大的小神童倒是真的不挑食,難怪還跑去寫了本《飲食詩話》傳授什麼啥都吃吃、均衡飲食的養生之道。

    文哥兒把剛充當過餐桌的考桌上收拾整齊,開始寫後頭的兩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