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管子門徒

    李世民也被他激烈的反應給嚇了一跳,這是多討厭商鞅和韓非子啊。

    不,應該說是多討厭晉法派啊。

    但此時他反而有些明白,陳景恪為什麼會那麼鄙視權貴士族,又為什麼會給徐山鷹幾人說什麼軍民魚水情了。

    原來根子在這裡。

    不過他還是勸道:“商鞅和韓非子皆法家先賢,不可對其無禮,尤其是不要再外人面前如此不敬。”

    陳景恪隨口道:“嗨,我又不傻,也就在您面前說上幾句,在外人面前我能把他倆吹上天。”

    李世民啼笑皆非,這越說越沒溜了。他也知道陳景恪的這個毛病,興頭上來了嘴上就沒個把門的。

    之所以沒有幫著糾正,就是怕陳景恪突然變得心機深沉起來,性格上有缺陷反而便於控制。

    當然了,前提不能是那種原則性的缺陷,否則他可不敢把女兒嫁出去。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傻。既然你不喜晉法派苛待百姓,那就是支持管子的富國強民說了?”

    陳景恪說道:“對,管子家道中落是吃過苦的,他知道百姓的疾苦,理解百姓的訴求,在施政時會考慮百姓的感受。”

    “但他也不是一味的同情百姓,出身權貴之家,後來又擔任國相,讓他有足夠寬闊的視野來看待整個國家,知道國家的訴求。”

    “然後兩相結合取其中,尋找國與民之間的平衡點,達到兩者兼顧的目的。”

    “他的思想是真正從實踐中得來,是切實可行的,也是長久之道。”

    李世民情不自禁的點頭,他的經歷在某些地方和管仲有些相似。雖然李家沒有家道中落,但他也是吃過苦的。

    小時候父親李淵在外為官,他跟著母親在老家種地。是親自種地,不是監督佃戶種。

    當時全國都缺人口,朝廷隔幾年就搞一次人口清查,又搞均田制給百姓分田,就算是李家這樣的權貴也缺佃戶。

    李淵掙來的地沒人種,荒了又太可惜,他母親就帶著他們兄弟幾個親自耕種。

    史書上就有李世民小時候耕田,還去地裡撿麥子的記錄。

    作為大戶還要小心亂兵和土匪的劫掠,李家就遭過不止一次匪禍,直到二十一世紀武功縣還留有他小時候避難的山洞。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李淵把他們接到身邊才算結束。

    所以說,李世民雖然出身關隴權貴之家,但小時候是真吃過苦的。他很瞭解底層的生活,知道百姓需要什麼。

    這段經歷影響了他一生,也直接影響著他當皇帝后對待百姓的政策。

    所以,他在某些方面確實能和管仲形成共鳴,聽陳景恪誇管仲就像是在誇他自己一樣。

    陳景恪並不知道李世民在想什麼,正在興頭上的他自顧自的道:

    “商鞅和韓非子不一樣,他們生而富貴根本就不知道百姓在想什麼。或者知道,但高貴的他們不屑於去考慮普通人的感受。”

    “他們單純的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提出了種種想當然的思想,設置了許多苛刻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