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哭窮

    長孫無垢驚訝的道:“茶真的如此重要?”

    陳景恪肯定的道:“對,只要朝廷控制好茶的流出,同時加大對外貿易,就能立竿見影的獲得巨大好處。”

    “如果朝廷不方便出面去做,您就以商行的名義聯合大茶商,建立統一的茶業聯合會,規範茶葉貿易。”

    長孫無垢不禁點頭道:“這個方法好,免得有人說朝廷與民爭利。那麼鹽呢,你家長輩不會也想到別的好主意了吧?”

    陳景恪說道:“是的,鹽鐵專營確實是惡政這是母庸置疑的,我家長輩自然不會這麼做。”

    “他們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增加食鹽的產量,而且還是精鹽。”

    長孫無垢頓時就來了興趣,道:“哦,怎麼增加?你們知道哪裡產鹽?”

    陳景恪道:“根本就不用找別的地方,大海里的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長孫無垢先是皺眉,大海里有鹽大家都知道,可提取困難且得到的都是有毒的劣質鹽……

    不對……她勐然醒悟過來,這個問題陳景恪的長輩們肯定也知道,既然還敢提出海鹽那必然是有更好的辦法。

    想到糖、罐頭、玻璃、火炮、新式鍊鋼術等等新技術,她更加肯定了這種猜測,道:

    “你們有更好的製鹽之法?”

    陳景恪誇道:“姨母聰明,正是如此。”

    於是他就把曬鹽法給講了出來。

    曬鹽法形成於宋朝時期,在此之前都是煮海為鹽。需要耗費大量的木材不說,得到的還都是苦鹽,吃多了會中毒。

    提純鹽的辦法有很多,陳景恪說了最簡單的一種,飽和式洗鹽法。

    就是把粗鹽溶於水,利用水對不同元素的飽和度不同,獲得相對純淨的精鹽。

    當聽說如此簡單就能獲得精鹽,還是如此大批量精鹽的時候,不出意外的長孫無垢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好好好,不愧是陳氏家族,從未讓人失望過。你把此法詳細寫下來,我馬上著人去打造鹽田。”

    陳景恪從袖子裡抽出幾頁紙道:“已經寫好了,不光是曬鹽的方法,還有幾處比較適合曬鹽的地方我也都標了出來。”

    前世中國有三大鹽場、四大鹽場、七大鹽場等等不同的說法,但最適合曬鹽的地方有三處。

    一處是山東來州,是中國最大的工業鹽生產基地。一處是臺灣島的布袋鹽場,是中國最大的食鹽生產基地。還有一處是海南島上的鶯歌海鹽場。

    提起海南島,陳景恪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道:“這座島上有一座大型露天鐵礦,鐵礦儲量在三億噸以上。”

    大唐並沒有噸這個單位,但陳景恪經常用噸這個詞,和他熟悉的人基本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一噸就是兩千斤,三億噸就是六千億斤鐵礦……只聽到這個數字長孫無垢就動心了。

    大唐之前的鋼鐵產量只有五百噸左右,從陳景恪那裡獲得了新式鍊鋼技術,在幾處鐵礦試用效果很顯著。

    根據工部的估測,今年大唐的產鐵量能突破兩千噸左右。

    現在鋼鐵產量完全受限於礦石開採,如果能有一座露天鐵礦,加上新式鍊鋼術,大唐的鋼鐵產量又能翻好幾番。

    有了更多的鐵,就能打造更多的兵器盔甲,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能打造更多的農具,有了足夠的農具就能開墾更多的土地,養活更多的百姓。

    總之鐵太重要了,就是實力的象徵。

    陳景恪繼續說道:“這座鐵礦的品位非常高,普遍超過了五成,最高有七成,開採和煉製都很容易。”

    “而且這座鐵礦還伴生有一座大型銅礦和金礦,只要開採出來,就能解決朝廷很多問題。”

    “至於開採的礦工……南洋諸島上的土民多的是,不服王化的全都弄過去開礦。”

    “等等,等等。”長孫無垢撫了撫額頭,道:“你說的太多我都有些亂了。”

    “你剛才說崖州上有一處叫鶯歌海的地方適合曬鹽,還有一座大型露天鐵礦,還伴生有銅金礦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