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答案

    而且士族權貴的實力太強,就會削弱國主的權威,他們也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

    所以說,陳景恪的這個新思想只要傳出去必然會引起顯然大波。

    可也必然能獲得勳貴們的支持,至少他不是孤軍奮戰。

    李承乾恍然大悟,不過馬上就若有所思的道:“景恪為何在這個時候才說這番話?您說這一切是不是早就有人幫他計劃好了?”

    “以分封為大旗分化士族勳貴的關係,再說這番話就能獲得一大群盟友,降低危險性。”

    李世民肯定的說道:“他來之前必然是有人做過計劃,教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

    “只是這個計劃應該只有一個大致的框架,具體如何做並未寫下來。”

    李承乾不解的道:“為何?”

    李世民解釋道:“越是細緻的計劃就越容易出現變數,如此龐大的計劃,根本就製作不出來,就算勉強制作出來了,也沒有實施的可能。”

    “再說,你看景恪的所作所為,像是能執行細緻計劃的人嗎。”

    “所以他們應當是製作過計劃,只是計劃並不細緻,方便他按照這個框架而行僅此而已。”

    李承乾一想也是,點頭道:“阿耶分析的是,景恪的能力確實不足以執行過於周密的計劃。”

    “不過陳氏一族憑空想象就能製作出如此周祥的計劃,也屬實難得啊。”

    ……

    其實陳景恪根本就沒有想那麼多,他只是想嘗試著改變一下李承乾,讓他接受一點新思想。

    一旦李承乾接受了新思想,未來百姓必然會受到更多的益處。

    至於士族豪強的反對,他早就想到了,卻並不怎麼不在乎。

    經過朝廷幾輪打擊,現在士族豪強的勢頭大不如前。李世民的屠刀磨的鋥光瓦亮,就等著誰當刺頭呢。

    所以他是真的不懼這些事情。

    至於能得到勳貴階層的支持,這一點他從未考慮過,是完全沒有想到還能這樣。

    什麼計劃之類的,根本就不存在。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根據自己瞭解的東西作出的判斷。

    有些確實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有些這完全可以無視掉。

    不過不管怎麼說,能得到勳貴階層和未來的諸多國主的支持,確實能免去他許多的麻煩就是了。

    和李承乾分開後,他就去了書院。

    專門沿著修築中的鐵路前行,方便了解鐵路的修築情況。

    橋依然在修建之中,一方面是純手工造橋效率太低,另一方面是這一路上遇到的溝渠太多。

    尤其是貫穿長安的那三條漕渠,不但寬闊行船也多。

    橋必須要修的足夠堅固,還要夠高不能耽誤漕運船隻通行,非常的難做。

    不過還是那計劃,別小看古人的智慧。

    工匠們在傳統造橋法的基礎上,吸收了陳景恪教給他們的新修橋法子,設計出了合適的橋樑。

    只是施工難度很大,現在還在建設之中。

    其它的小橋樑倒是已經修了個七七八八,就等著鋪設枕木鐵軌了。

    至於鐵軌的鋪設情況,路面已經硬化完畢,剩下的就是鋪石子,上枕木和鐵軌了。

    石子依然是最拖後腿的,到現在才鋪設了三里多路。

    鐵軌受限於生產技術,產量也不高,到現在才鋪設了一里多一點。

    見他們把好好的鐵鋪在地上,很多人都表示了詫異和不解。

    自然也有人動了歪心思,想要弄一點回去。

    這時候護路隊員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上次程懷亮說有人偷石子和別的工具之類的,讓他早點把護路隊組建好,否則後續會很麻煩。

    陳景恪得知此事後也不敢耽擱,馬上就找李世民要了許多退役軍人,給他們開出了不菲的薪酬,工作就是巡邏鐵路。

    保護鐵路不被破壞,驅趕在鐵路上玩耍的人群減少出事故的概率等等。

    他還親自對這些護路隊員進行培訓,告訴他們該如何做之類的。

    有了護路隊,果然再沒有人偷竊工地的東西了。

    一路到達學校,他直接去了作坊,查看火車的打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