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菜團 作品

第三百九十章 塑造一個英雄(求訂閱)

    黃鏞不答,只是說:“這些人,如何處置?”

    景王思忖了下,提起硃筆,挑出一部分人名畫了個叉:

    “忠心是好的,但正所謂識時務為俊傑,有人想盡忠,那便給他們求仁得仁。”

    他又在另外一些名字上畫了個圈:

    “有人黨羽太多,卻是不好輕動的,唔,詔獄裡聽說不錯,送他們去好好想想,什麼時候想通了,再說。”

    旋即,他將摺子遞迴,笑問:“首輔覺得如何?”

    黃鏞說道:“理當如此。”

    一朝天子一朝臣,戰後的清洗,總是免不了的。

    他將摺子收在袖中,繼續說:“只是這般,恐還是會有些人虛與委蛇。”

    景王淡淡道:“無妨,如今大局已定,縱使有些人不甘心,也翻不起風浪。”

    玉璽、衣冠在手,景王以凡人之軀,可駕馭神聖之力,朝堂上,有黃黨穩定局面。

    軍方,只認虎符不認人。

    宮中禁軍的確有不少死硬派,但昨晚已將頑固的一批清理了。

    晨時,由景王親信更換了關鍵位置,禁軍各大營打亂順序,相信很快也可以消化掉。

    這就是皇族內部政變的方便之處,除了部分堅定的皇黨,其餘人,並沒有轉投新帝道德壓力。

    當然,這不意味一切將安穩度過,無論是被觸動實際利益者,還是以流芳百世為追求的部分清流,都會爆發出強烈的反抗態勢。

    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朝堂上必然要迎來腥風血雨。

    “外面情況如何?”景王略過這個話題,問道。

    黃鏞知道他所問何事,答道:

    “昨夜書院一戰,不老林死了不少人,書院一方,五先生,六先生肉身破損,神魂尚在,姜槐受傷不輕,不過宮中分出勝負後,首座出手,雙方止戈,之後如何,還得您出面處理。”

    景王沉聲道:“書院乃帝國重器,本王稍後會與大先生談。”

    書院屬軍方序列,聽命於皇室,而非皇帝本人,如今皇位易主,書院沒理由反叛,更是景王接下來穩定帝國不可缺少的力量。

    但姜槐與老院長恩怨極大,之前景王需要借不老林的力,拖住書院強者,如今收拾起這個爛攤子,卻有些難辦了。

    黃鏞猶豫了下,還是說道:“姜槐此人,心性桀驁,不老林修士亦如此,還須慎用。”

    景王認真點頭:“首輔放心,本王心中有數。”

    黃鏞也未多說什麼,一切點到即止,臉色凝重地說起最後一件事:

    “臣聽聞,太子失蹤了,最後出現,是被杜元春和齊平帶走。”

    太子不見了!

    說起這個話題,景王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若無意外,應當是藉助宮內法陣,逃走了。”

    昨夜開戰時,他隱約察覺陣法動靜,彼時二人生死鬥,無法顧及。

    黃鏞目光一凝:“王爺必須儘快將其尋到,如若不然……總是個大麻煩。”

    皇帝死亡,太子一日不死,景王就始終名不正言不順,即便那是個“女太子”,可名義這個東西,可不管你男女。

    關鍵時刻,只是一個名義,就足以動搖他的統治。

    景王沉聲道:“本王自有安排。”

    頓了頓,他平靜說道:

    “我已派人查封了京都報社,明日,報紙頭版,便會爆出消息,鎮撫司杜元春於百官宴上刺傷陛下,裡應外合,配合蠻族巫師夜襲皇宮,意圖謀逆,致陛下、太子身死,現已逃之夭夭,同時,命兵部尚書下發通緝令,捉拿此賊。”

    名義上捉拿杜元春,實則上,是捉拿太子,因為二者肯定在一起。

    黃鏞皺眉道:

    “那武康伯……齊平,如何說?此人因問道大會與妖族比武,於民間人望極大,且修行天賦極高,若是放任在外,恐生大亂,不若與杜元春一併通緝?”

    景王否決:

    “不妥。杜元春在民間本就名聲極差,可以是反賊。但齊平若說他與蠻族勾結,會嚴重打擊民心,這個時候……民心不能亂。”

    黃鏞恍然,是了,妖族大比過去不久,齊平幾乎是涼國天驕,英雄一般的人物,若說叛國,一來百姓未必會信,二來,也會動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