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菜團 作品

第四百一十章 自投羅網(五千字大章求訂閱)

    “你是說……”

    邢明微笑,拱手道:

    “兇手太自信了,就連殺人順序,都遵循著他自己定義的規律,就如同那堪稱完美的犯罪現場一樣,彷彿在嘲弄我們,然而,聰明人,往往也敗在自作聰明上,當初林武復仇的案子裡,齊大人便勘破了林武殺人的順序,而這次,輪到我們了。”

    他抬手,指向一個名字:

    “按照規律,兇手下一個目標便是此人。我的建議是,可以暗中佈置陷阱,等待他自投羅網。”

    ……

    時間往回撥動。

    就在齊平在京都開啟獵殺模式同時,帝國各大州府,散落各地的江湖密諜通過特有的傳信渠道,接收到新的命令。

    越州。

    一處險峻的河流處,樹木叢生的高山上。

    披著蓑衣,帶著斗笠,代號“紅葉”的密諜靜靜坐在山頭,身體被樹木掩蓋著。

    在她這個位置,可以清楚俯瞰下方,那狹窄河道中,飛濺的湍急水流。

    “嗖嗖。”破空聲裡,兩道同樣打扮的,一高瘦,一矮胖的身影從後方林木奔來。

    正是三人組中,另外兩名密諜。

    “大姐,安排好了。”

    紅葉聞言,緩緩抬頭,大大的斗笠下,一張略顯粗糙的臉龐面無表情,下巴上繫著束帶。

    “呸。”紅葉吐掉嘴裡叼著的草莖,說道:

    “景帝派遣趕赴越州的官員快到了,沒有上任的官員,手裡沒有官印,但應該有護衛。”

    矮胖密諜笑道:

    “景帝剛登基,手裡親信的人能有多少?就算是引氣修士,落進水裡,也無暇他顧。”

    高瘦密諜說:“我只是感慨,咱們有朝一日,竟然要襲殺朝廷官員。”

    紅葉淡淡道:“朝廷?別忘了,我們密諜只忠於先帝,聽命於司首,如今先帝駕崩,我們只要遵從司首的命令。而不是別人。”

    矮胖密諜沉默了下,突然說:“杜司首不知道是否還活著。”

    紅葉起身,盯著山下湍流:“誰掌握密令,誰便是司首。”

    說話間,一條官船從上游駛來,行經河段。

    就在這時,突然,山腰上轟隆一聲巨響,提前埋藏的火藥炸開,劇烈的火光中,無數巨石如巨劍,朝下方斬落。

    船艙瞬間被巨石砸的垮塌,木板飛濺,驚呼聲中,官船傾倒,很快便沉下河流。

    紅葉沒再看,轉身離去:“風緊,扯呼。”

    ……

    清晨。

    當午門鐘聲敲響,滿朝文武在太監引領下,走進了金鑾殿。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太監握著鞭子,尖細的聲音響起。

    龍椅上,景帝端坐,俯視下方。

    他的神情有些疲倦,那是勞心勞力所致,自登基後,朝會便未停過,這讓不少人苦不堪言。

    原本想著,換個皇帝可以輕鬆些,結果景帝同樣是個工作狂。

    “陛下,臣有奏。”

    一名內閣官員跨步走出,手捧奏摺:

    “越州來報,新任知府上任途中,遭不明身份兇徒伏擊,炸燬山石,毀去船隻,溺水而亡……”

    另外一名大臣緊隨其後:“青州上任官員,途中中毒,昏迷不醒。”

    “陛下,幽州……”

    “陛下,京都又有官員被刺身亡……”

    一時間,奏報雪片般飛來,景帝俯瞰朝堂,先是錯愕,然後忙接過奏摺翻看起來,臉色愈發難看。

    登基後,隨著他初步完成對京都朝堂的掌控,開始向地方委派官員,這也是標準流程。

    然而,誰能想到,在京都連環刺殺開始前,各大州府,就已經有人開始對委派的官員進行暗殺。

    是誰?

    他腦海中登時跳出一個名字:江湖密諜!

    杜元春掌握的那一支,觸角發達,只聽令於皇兄的情報網。

    在篡位後,他便派人去接管情報網,作為新君,他格外需要有這樣一支隊伍,作為他的眼和耳,監察帝國。

    然而,朱溫忙了這麼久,卻始終沒有收穫,反而將自己的命也丟掉了。

    “難道是他……”景帝眼神一凝。

    他其實不大確定杜元春是否死了,但假使死了,密諜這麼重要的東西,肯定不會隨之帶入墳墓。

    不是給了太子,就是給了齊平。

    再結合先後爆發的,針對他手下人的暗殺行動,這無疑,是一場有預謀的反擊。

    念及此,景帝大怒,將奏摺一摔,在朝堂上發了一陣脾氣,下令各地方屯兵衛所追查搜捕兇徒。

    對密諜身份,隻字不提,又捉住三司衙門一陣怒罵,所有人噤若寒蟬。

    ……

    等到散朝,百官們離去,原本盛怒的景帝突然收斂了所有怒火,就好像,方才的失態是一場表演般。

    御書房內。

    “傳令三司衙門,封鎖案件進展,朕會安排人手,等那兇手自投羅網。”景帝平靜說道。

    “是。”阿大領命離去。

    等人走了,景帝轉身,問道:“六祖怎麼說?”

    帷幔後,空寂禪師走出,手中捏著珠串,花白的眉毛垂下:“不可測。”

    ------題外話------

    感謝書友:李世樸500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