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南山 作品

第五十六章 熒惑傳說

    老和尚搖頭道:“那玉牌應是秦時隕石不假,但其中的磁場之力絕對不如這黑石牌,所以才被其掌控,歸墟殿自成天地興許是這兩方隕石合力造就!此時想來,熒惑傳說若是真的,那曹公得一熒惑,自然要尋第二枚,而這秦時墜地的隕石,理所當然的就被其當成了熒惑,是故才聚眾盜了秦皇陵,將這隕石帶了出來!”

    聽到此處,爺爺若有所思,頓了頓之後方才又問道:“那若依此推斷,曹公是得到熒惑之後方才做起和秦皇一般的長生夢,不惜盜發秦皇陵,可這真正的熒惑,也就是這黑石牌他又是從何處得來?”

    老和尚聽罷,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想當初老佛爺一心向佛,我吳業也因此多受青睞,歷代古籍任我觀覽,你當初所看的那本道經,若我猜的沒錯的話,應該是——百道經吧!”

    “百道經!”

    此言一出,爺爺神色一怔,語氣都提升了幾分:“沒錯,正是百道經!是那上古殘本!”

    “倒也難怪你當初只記得隻言片語,百道經乃上古遺策,其上皆是古文,即便只有上半部殘卷,可任由我後來浸淫數十年也未能將這殘本悉數看透,但僅是如此,其中包羅之萬象已令我驚歎!眾多上古秘辛其中多有記載啊!”說道此處,老和尚的語氣也不由帶著幾分唏噓:“自古以來,天象之術,便被古人認為是天命,甚至超越王權!故而這種上古殘本中的記載可信度極高!而百道經中對熒惑天石的記載,並沒有上古傳言那般縹緲,只是追溯到商周之時:

    自炎黃起,熒惑天石便有了可定天下的傳言,故而歷代統治者都想借聚集熒惑而得天下,只可惜,四方熒惑一直都是虛無渺茫,在現代人看來,甚至都不能證實它的存在,而到了商周之際,世上尚有傳聞的仍有兩枚,一則便被當時的商湯所有,據傳商湯基業便是借熒惑而立!只可惜,後來鳳鳴岐山,有鸞鳳銜熒惑落於岐山,被文王所得,自此開始了商周之戰,實則便是爭奪熒惑天石的戰爭!

    後來周朝得立,殷湯的那枚熒惑便隨著殷墟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大周的熒惑,也隨著後來的亂世不知所蹤!想來,應該就是眼前這枚了!”

    老和尚言罷,也不由輕嘆一聲:“唉!熒惑天石興許並沒有傳言中種種神奇,但一方天外熒石,在古時那種自認天命為大的年代,也絕對是鎮世之寶,而且野史言熒惑四分,曾被文王隨身所戴,應是巴掌大小的玉牌之狀,倒正和眼前這黑石牌之狀!如此神物,被王權貴胄爭搶倒也在情理之中,雖然將整個朝代更替都繫於其上,顯得有些牽強!可既然上古殘本都有記載,再加上野史對應,應是可信的,而西周的那枚熒惑極有可能就是給文王陪葬,深埋地底了!不知鄭大人可還記得文王葬於何處?”

    百道殊途同歸,佛玄二道多有共通之處,而文王葬於九龍環之言,就連正史都曾有記載,故而二人皆是知曉,待老和尚

    (本章未完,請翻頁)

    言罷,二人對視一言,異口同聲道:“天公願。。。正出自九龍環!”

    爺爺語氣震驚中又帶著些許的驚喜,連聲道:“不錯!不錯!此二者皆是隻存在於傳說中的千古奇局,所需龍脈氣眼之力更非尋常,常人若無依據,何以布此天公願!此刻想來,應該就是如此!曹公死期將至,可天下未平,故而做起了長生的美夢!所以,他不惜聚當時天下國士,哪怕斷了國士氣運,也要自立盜墓一行,為的不是充裕軍餉,就是為了盜發九龍環,取出熒惑天石,而後造就天公願,想借此長生,甚至是復活之後,再奪天下!而秦皇陵的隕石,也被他認為可能是熒惑之一,所以才盜發了秦皇陵!也正是因為這西周的熒惑!曹公才能聚天下異士!造就國士並出,並皆為一人所用的千古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