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向上 作品

911.如此會盟(三)(四更求支持)

    大家都知道董卓厲害,都想擁兵自重,誰也不想將自己的兵馬受別人指派,更不想交出去。

    像豫州刺史孔伷、河內太守王匡,願意打,但不願意交出兵權,然而問題是這兩位就是清談客,談論文章經義還行,打仗根本一竅不通。

    甚至有的人就是想擁兵自重,想在亂世中佔據一塊地盤自保,根本不想打。

    像是兗州刺史劉岱就是如此,他不但不想打董卓,更跟東郡太守橋瑁有私仇,他甚至還有點不能說的心思。

    “那些根本不願意打的,乾脆就不去管他,願意自己打的,就當作牽制董卓一部分兵馬之用,總之現在我等無有掣肘,可以大幹一場了。”

    曹操自然是願意打的,他還是最願意打的那個,不過他沒有再和袁紹摻合。

    袁紹去河內屯兵,不過不是和河內太守王匡一起,而是選擇更靠近上黨郡與冀州交界的地方。

    上黨實際是被本地豪族和袁氏門生故吏控制的,冀州士族豪門也大多支持袁紹,這樣他前方有王匡做屏障,後方有士族豪門支持,進可攻退可守。

    袁術則帶走了孫堅,屯兵南陽,準備從南往北攻打洛陽,但他只准備讓孫堅帶本部兵馬進軍,沒準備自己上。

    袁家哥倆說的一個賽一個好聽,定要殺進洛陽,誅滅董賊,清君側,營救天子。

    但見識過呂布之威的他們,就沒有親自去洛陽的打算……就算曹操說的是真的,呂布暫時不在,但呂布還能永遠不回去?

    送死你們去,好處我來拿,反正總盟主副盟主都是他們老袁家的,誰打進洛陽,他們都佔一份功勞,還能被說成是最大的功勞。

    而誰遇到呂布,他們也不會遇到,不聽說呂布死了,他們絕不會進軍一步。

    他們不進軍,曹操卻早就等不及要開打了。

    ------

    四更求訂閱,求各種支持,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