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六百九十二章 赴宴(上)

第六百九十二章赴宴(上)





“天下明月三分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這也是江畋第一次來到這座,傳說中的東南大都會,號稱“揚一益二”的所在。如果說,長安和洛陽代表大唐的政治中心,那揚州就是財富/經濟中心了。





而且,天下十六府之首的揚州;相比北地巍峨黃璜、大氣磅礴的兩京之地;無疑要更具市井生活的煙火氣和商業都會的財富氣息。這一點,從幾乎包圍著廣陵外郭城的巨大城下坊,就可以看出。





無疑讓強迫症患者難受的是,這下城下坊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劃和安排;就這麼攤大餅一般在城郭周圍,囊括了諸多湖泊河池、橋市碼頭;經年累月形成了甚至比城區面積,更大的不規則區域。





因此,作為前代東渡扶桑傳法的鑑真法師道場,位於揚州城西水門外的大明寺,也被囊括在這些城下坊之中,而成為某種意義上鬧市區的腹心地帶;乃至以“棲靈風花”成為揚州盛景的一部分。





也就是圍繞著寺內最為古老的棲靈塔;由隋朝仁壽元年(601年),文帝楊堅為自己慶生祈福,下詔於全國建立供養佛骨的宏偉九重高塔之一;又經歷代栽種的大片芍藥、瓊花花樹而成的園林。





揚州芍藥自古名聞遐邇,而更與洛陽牡丹齊名於世;大明寺內則是匯聚了其中精華;號作:“冠子”、“金線”、“寶髻”、“冰雪”、“雙頭”、“樓子”等等。而站在棲靈塔頂上遠眺市井。





可以看到哪怕大白天,城下坊各處娛樂場所依然開放著,到處吆喝呼喚不絕,熱鬧非凡;彷彿終日無所不在尋歡作樂的人群,或吟詩,或唱曲,或跳舞,或彈琴,盡情地享受著美好的太平時光。





正所謂是“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前代詩人張祜的名作《縱遊淮南》中煙柳繁華意境,宛然畫卷一般的近在咫尺。其中最大特色是蕃人坊。





作為東南海陸交匯的繁花大都會,揚州城內是不允許未歸化的蕃人停居。但實際上寰宇海內、四夷九邊的諸侯外藩、域外藩國;歷代前赴後繼前來中土營生的藩夷胡人客商,卻是中源源不絕的。





因此,就自然而然的在揚州城外,圍繞著大小揚子港和邗溝沿岸;形成了大大小小數十個,不同特色的蕃坊/聚居區。其中也包括來自新洲的殷人遺族,來自大小澳的海夷土族,所建立的蕃坊。





因此,如此之多別具特色風情的外來元素,在城下坊中錯雜在一起之後;也構成了揚州三大怪之一的“市井萬象”。因為在這裡,不用離開中土就可以領略到,幾乎所有與大唐相關的人種風物。





而待到入城之後,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天上的郎朗明月和人間的璀璨燈火,珠聯璧合,交相輝映又是另一方的都市盛景。縱橫貫穿城區內的大小河汊水道,無所不在的橋樑和渡口遍佈著大小夜市。





夜幕下盡是縱橫往來的船影槳聲、漁火點點,揮舞著花枝和柳條、挎著竹竿,追逐奔走在河邊街道上的玩耍小兒;秉燭夜遊的遊人仕女的歡聲笑語,隨風飛揚和飄蕩在河岸、街邊的花叢樹蔭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