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長板凳寬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連續三週票房冠軍

    紐約。

    曼哈頓希爾頓酒店客房套間中,隨著工作過人員確認通訊暢通,方南微笑抬頭看向電視機熒幕。

    他這會本該在飛往波士頓的客機上。

    但昨晚施南生提前通知,《流浪地球》在國內以10天11億票房爆火後,被官方、影迷稱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部作品。

    國內從央視到衛視,再到地方大大小小几十個臺輪番轉似的報道著有關《流浪地球》的一切,導演、演員、製作團隊等等...

    到了前天,《流浪地球》更是登上了《央視新聞》、《焦點訪談》等國際級欄目。

    方南起初覺得誇張,直到央視國際頻道通過種種途徑要求對他連線採訪,他才曉得《流浪地球》好像比原時空還要威風八面。

    方南無奈,只好暫停二輪宣傳,在曼哈頓多逗留了一天。

    連接暢通,方南和主持人、嘉賓打了招呼,然後便是感謝觀眾的厚愛。

    確實太厚愛了!

    2012年10天11億票房,他這位導演也不敢想,不符合市場邏輯。

    只能說,國內觀眾為《流浪地球》徹底瘋狂了。

    他致謝完,臺上的財經評論員開始對電影的高票房一頓分析。

    什麼《流浪地球》成了《流量地球》,電影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

    方南沒有否認,更沒有附和,而是話鋒一轉讚揚了幕後視效人員。

    什麼叫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地利或許是真的,國產電影落後好萊塢電影這麼多年,國內觀眾確實憋了一股氣。

    所以一旦出現一部口碑、特效不錯的國產科幻佳片,一定會激發國內觀眾支持國產電影的強烈慾望。

    但‘人和’不是這麼簡單來著。

    《流浪地球》的‘人和’離不開方南多年不計成本的支持、投入。

    更離不開陸青等早期視效工程師廢寢忘食的學習,不恥下問一步步突破西方電影技術壁壘,研發屬於自己的軟件、技術。

    很多電影人,電影公司心知肚明國產電影工業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差距。

    可他們除了罵國人不爭氣,悲天伶人,唉聲嘆氣,吹捧國外電影工業有做別的?

    想到長時間的投入沒有盈利,想到大筆研發資金可能會變成竹籃打水,所有電影人把腦袋縮進了龜殼裡,把自己活成了阿貴。

    唯獨方南硬著頭皮前前後後砸了幾十億。

    這份勇氣有幾人能做到?

    所以沒有所謂的‘人和’,只不過是執行者身懷勇氣和家國情懷。

    十分慶幸的是方南做到了。

    他沒有讓自己變成一位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商人,成為華夏第二位柳聯想。

    誇獎了視效團隊,誇獎了演員,簡單介紹了《流浪地球》在北美的情況,方南和主持人、嘉賓揮手作別。

    工作人員收拾器材,施南生上前:“郭凡、文牧野來了,徐山爭、陳思成幾人也來拜訪你。”

    “啊?跑北美拜訪?”方南不得其解。

    施南生笑道:“總局組織他們一幫年輕導演來北美考察學習好萊塢的先進電影工業。”

    方南思忖著點點頭,應該是《流浪地球》在北美流行讓局裡領導看到了一絲希望,所以組織年輕導演來偷師、學習,是好事!

    這麼些年,網友一直詬病總侷限制國產影視太多,對國產影視是否能走出國門漠不關心。

    其實完全相反,華夏很重視文化輸出,只是輸出方是目前處於文化沙漠的非洲。

    唐唐影視生產的多部情感劇,家庭倫理劇被引進到了非洲大草原上,只是很少人知道。

    方南時間倉促,交代郭凡、文牧野兩人將《飢餓遊戲》粗剪一遍,又和徐山爭幾人聊了幾句,便在宣傳領隊亞歷克斯的催促下去往機場。

    他是真的忙。

    amc院線給《流浪地球》增加了排片。

    《大偵探福爾摩斯2》不爭氣的票房,也迫使華納兄弟影業轉了不少宣傳經費給《流浪地球》。

    “華夏科幻片和好萊塢科幻片有什麼區別?”

    方南剛走進波士頓麻省理工大學科學小說專業班,便有同學問道。

    “借鑑綜藝雜誌對《流浪地球》的評論,好萊塢科幻電影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華夏科幻電影會考慮帶著地球一起流浪。”

    《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