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隕星河 作品

第六章 深海巨鯊

    凌浩操縱著“皮皮蝦號”的機械臂抓住纜繩,將兩個“鋼鐵圓筒”拖到了潛艇的尾部,然後解開纜繩,這兩個東西便落在了海床之上,砸起了一片泥沙。

    這玩意兒不是別的,正是袁冰剛剛根據潛艇魚雷管的尺寸焊接好的隔水艙。失事潛艇中的氣壓是和海面上相同的,魚雷管在閉合的時候也是如此。減壓艙雖然與魚雷管相通,卻是沒有辦法給魚雷管加壓的。一般潛艇在放出潛水員前給魚雷管加壓,只要打開魚雷管的外蓋,讓海水流入魚雷管就可以使管中的水壓與海里一致了。

    可這是一艘失事損壞了的潛艇,天知道魚雷管的外蓋打不打得開,如果外蓋打不開,艇員在減壓艙加壓到37倍大氣壓的情況下,毫不知情的進入未與外界連通,仍然保持著一個大氣壓的魚雷管,那就真要了命了。

    而且,出艇之後還有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那就是所有艇員要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暴露在海水中一小段時間,被凌浩他們拖著從魚雷管到“石頭蟹號”。雖然後者可以開到離潛艇最近相隔5米左右的距離,但這段路也要花費至少一分半鐘時間。別看時間很短,可這裡是375米水深的海底,水溫奇低,而且船員們在環境惡劣的失事潛艇中熬了好幾天了,身體狀態肯定不佳,如果有受傷的那就更虛弱了,這短短90秒可能就會要了他們的性命。

    所以穩妥起見,便有了潛艇營救的通行做法,那就是用“隔水艙”,也就是那兩個厚重的半截鋼質管子。這管子的開口邊緣與潛艇外壁的弧度一致,直徑比魚雷管要大一些,另一端有一個圓形密封門,底部還有一個充氣口與“皮皮蝦號”上的氣泵相連,還有一個用於排水的單向閥門。

    凌浩他們會將兩個“隔水艙”套在魚雷管外牢牢的焊接在潛艇外殼上,然後鑽進隔水艙中將魚雷管外蓋拆掉,等魚雷管和隔水艙裡都注滿了水,壓強與海里一致後,潛水員再爬出“隔水艙”關上密封門,讓“皮皮蝦號”給裡面充入高壓氦氧。

    這樣一來,就給艇員們製造了一個5米多長,既具備高壓環境,又能提前用氦氧替換掉他們肺部的氮氧,而且還隔離了冰冷海水的空間,無形中把他們在危險海水中浸泡的距離縮短了一半,就這麼點區別,雖然很費工夫,但是卻可能是艇員全部活命或死掉一大半的區別。

    凌浩出了“皮皮蝦號”,穿著臃腫的熱水服,拎著潛水焊槍,緩緩的向751號潛艇走去,速度慢得就如同是看電視上的慢動作似的,不是他不想快,而是在如此大的水壓和阻力下根本就快不起來。

    左鵬飛則是操縱著“皮皮蝦號”的機械臂,費力的舉起一個“隔水艙”,找準一個魚雷管,用力的摁了上去。

    一道明亮的藍光亮起,凌浩開始焊接了,這可是個高技術活,絕對不只是將隔水艙與潛艇之間焊結實這麼簡單,而是得保證密閉不漏水才行。

    田勇和楊雪婷並沒有休息,他們小心翼翼的駕駛著“石頭蟹號”儘可能的靠近751號潛艇。因為海床一般都很鬆軟,而且有些海床是沙殼性質的,底下會有空洞,或許沉船沒能將其壓塌或陷落,但再多上一座沉重的生活艙,可能就會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此外,海中亂流無法預測,螺旋槳的尾流,甚至是大型魚類經過產生的水流紊亂都可能造成潛水器的晃動和搖擺,因此避免碰撞危險的最小距離,業內公認的是5米,若非每一米的距離都可能關係到潛艇艇員的生死,他們也不會冒險將“石頭蟹號”靠得這麼近。

    田勇他們將“石頭蟹號”輕輕地坐沉在海床上,探照燈照在正在焊接的凌浩身邊為其照亮,他已經焊了一個小時了,一個隔水艙也才焊了一半而已。然而四人都沒有意識到,巨大的危險正在向他們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