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稀鬆 作品

第273章 心得感悟,感同身受

    崔孝一卻有些不好意思,解釋道:“只有四百多枝是新打造的,其餘則是蒐羅的舊槍。郭將軍這般說,著實令崔某慚愧。”

    朝鮮畢竟是一個國家,人力和物力不是東江鎮能比的,打造的新槍肯定不止四百。

    但人家也有軍隊要裝備,林慶業能拼湊出這樣的數量,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郭大靖趕忙擺手,說道:“崔兄不必如此。東江鎮能得到朝鮮方面的大力相助,才能擊敗建虜,收復金州。”

    沉吟了一下,郭大靖說道:“崔兄暫時多住幾日,召回軍中的朝鮮義士,以及工坊的朝鮮工匠,還需要些時間。另外,可能會有驚喜送給崔兄。”

    “郭將軍既說驚喜,崔某是深信不疑。”崔孝一笑著說道:“此次送來了幾十名朝鮮義士,要在郭將軍麾下鍛鍊,又給郭將軍添麻煩了。”

    類似於“留學深造”,林慶業和崔孝一顯然是嚐到了甜頭。通過在東江鎮的實戰學習,培養出能夠並敢於同建虜廝殺的骨幹力量。

    “這是信得過郭某,又如何說是麻煩?”郭大靖爽快地答應著,又把林天生要去對馬島與倭人交易的事情講了出來。

    濟州島位於東海、朝鮮半島的南端,算得上是扼朝鮮海峽的門戶,夾在日本與朝鮮半島之間,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

    林家商船從旅順前往對馬島,或是釜山,沿路海途可以把皮島、濟州島作為中繼港口。

    同時,郭大靖也提到了倭國的硫磺和銅料,這可是非常重要的物資,朝鮮也應該需要。

    “以商養軍,以商強軍。”崔孝一對郭大靖的建議甚是贊同,但卻不禁發出抱怨,“強軍衛國,本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卻要偷偷摸摸,更得不到朝廷的全力支持,真是令人無奈。”

    金念良在旁嘆息道:“便是加強義州城防,構築白馬山防線,朝堂上的官員便頗多攻訐,唯恐激怒建虜。難道不修武備,任人宰割,便能國泰民安?”

    郭大靖苦笑了一聲,說道:“崔兄、金兄想必也瞭解東江鎮的情況,我們兩方很有相似的地方。明明在保家衛國,卻形同孤軍奮戰。內有公卿,外有強敵。不說全力支持,反倒是掣肘和迫害從沒斷過。每想至此,就令人怨忿難平。”

    “大明朝廷斷絕糧餉的事情,崔某略有耳聞。”崔孝一有些疑惑地問道:“新皇登基,事務繁雜,又要剷除閹黨,只是一時之困。難道,現在還未恢復?”

    郭大靖冷笑一聲,說道:“本月才恢復,卻是半餉。若不是東江鎮自想辦法才渡過難關,現在恐怕已是餓殍遍地了。”

    崔孝一張了張嘴,和金念良對視一眼,苦笑著搖了搖頭,不好再接著說下去。

    郭大靖也不再對朝廷發抱怨,嘆了口氣,說道:“在我等心中,縱然有再多怨忿,也要為國而戰,為百姓而戰,而不是那些公卿。”

    說著,郭大靖轉過身,避開二人的目光,從空間內取出一本薄冊子,轉身遞給崔孝一,說道:“這是郭某與建虜歷次作戰的大致經過,還有些感悟和心得,勉強可作為參考。”

    崔孝一趕忙雙手接過,說道:“郭大人的心得感悟,定然精僻,對我軍日後作戰,大有禆益。”

    郭大靖呵呵笑著,謙遜道:“崔兄過獎了。”

    私密話講過,郭大靖和崔孝一、金念良又回到廳內,與眾人閒聊了一會兒,郭大靖安置完畢,便起身告辭。

    在官方層面,已經不能達成共同對抗建虜的協議。甚至於,朝鮮王室畏懼建虜,對下面主戰派有所壓制,還對東江鎮持敵對或抗拒的態度。

    但與朝鮮的主戰派進行合作,依然是可取的策略。不僅是能得到物資,還因為痛恨建虜的朝鮮人也不在少數。

    在郭大靖看來,朝廷代表不了國家,皇帝更不行。儘管在封建社會,家天下是傳統,是人們根深蒂固的認知。

    而郭大靖便是要打破這個固有認知,正如他所說的,他在為國而戰,為苦難的遼民而戰,將來還要為大明的百姓而戰。

    正因為有這樣的認識,郭大靖才不覺得憋屈,才會全力以赴,自己的錢財花起來也毫不吝嗇。

    說白了,郭大靖也在為自己和親人、朋友奮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建虜若竊據天下,他還能躲到老鼠洞裡獨善其身?

    ………………

    油燈發出並不明亮的光,已是夜深,崔孝一卻未入睡,還在閱看著郭大靖所謂的心得感悟。

    郭大靖介紹的簡單,也確實記錄了幾次主要作戰的經過。儘管都是他率軍獲勝的戰例,但後面的總結中,依然有不少反思,不是吹噓和驕傲。

    即便是勝利,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有要吸取的經驗或教訓。每次作戰之後,郭大靖都要召集軍官們進行總結,進行自查自省。

    在郭大靖看來,這種機制是可取的,也是被證明是效果明顯的,能夠讓軍官們成長得更快,更有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