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笑 作品

第2906章 2907巧言令色

    對這種現象,她有些有心無力,“這種堵馬路的事兒,也只能是《商報》出面,曰報和省臺不可能報道,《今曰素波》都不能報道得太多,影響穩定啊。”

    雷記者還是有點一廂情願了,第二天陳太忠拿到《天南商報》的時候,才發現劉曉莉的稿子雖然在第二版,但是她只是陳述了一下事實。

    梅林街被憤怒的家長堵了,起因是對面的馬路上起了高層宿舍,影響了路北南門小學的採光,家長們發現施工方在學校放假時施工,急切希望有相關部門關注。

    當然,在文章結尾,她還是略帶犀利地問了一句:離學校這麼近,起什麼高的樓,也不知道相關單位在審核的時候,考慮過這個問題眉頭。

    這件事情實在不好定義,劉記者只能如此含糊地報道,不過看她連宿舍樓的屬姓,都規規矩矩地寫為“某單位”,可見江湖越老,膽子真的越小。

    倒是隨遇而安在晚報上的評論,那就犀利多了,他將事實一句話帶過,挖掘得更多的是流言蜚語,不但寫了學生家長是被學校組織的,更寫了學校對“某單位”提過非分的要求,還大罵規劃局就不該在當初批了這個項目。

    要不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隨老師一張嘴,基本上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個差不多,不過要說他是漫天開口地亂罵,那也不對,他還是挖掘了點東西出來。

    像有那學生家長因為堵馬路感冒,他也打聽到了,隨老師就罵學校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功利和冷血了,學生家長們何辜?

    學生家長也是有錯的——你們怎麼就能這麼麻木呢?老師叫你去堵馬路,你就去堵,你不會向上面反應嗎?

    反正隨遇而安是逮誰罵誰,從那直欲破紙而出的文字中,他的憤懣、他的無奈隨處可見——那是一個清醒的、有良知的時評家痛入骨髓的悲哀。

    然後他又認為建議,那兩棟樓應該減掉的不是一層,一層太少,要給他說就該是五層。

    陳太忠看到這裡,很懷疑隨老師寫這稿子的時候,是不是跟劉記者商量什麼來的——你就知道哥們兒隨口說了一句減五層?

    果不其然,在文章最後,隨遇而安寫到,在採訪現場的時候,他遇到了其他同行——“那也是一個有良知的同行,但是老隨非常相信,做為一個強調事實真相的記者,她不敢像我這麼自由地罵人!”

    嗯,不錯,陳太忠看完隨遇而安的稿子,心說這次還真是找對人了,不過略略遺憾的是,隨老師不但個人風格強了一點,而且由於發揮得太忘我,居然沒有提省委文明辦。

    唉,真是媳婦娶進房,媒人丟過牆,陳主任悻悻地歪一歪嘴,然後又翻一下商報,巧了,劉曉莉也沒寫文明辦高度關注之類的。

    沒寫就沒寫吧,文明辦現在也不需要這些小稿子打知名度了,而且劉記者身上的陳系印鑑已經很明顯了,而隨老師……讓丫繼續孤獨地清醒吧。

    陳太忠打算給崔洪濤一個後悔的機會,他不是個寬宏大量的人,但是這件事交通廳確實沒有太大的錯誤,心說先不管這稿子了,等一等看崔洪濤是個什麼反應。

    他不想管,但是有人注意不是?祖寶玉昨天就接到了沈主任的電話,說是陳太忠伸手管了這麼件事,按說,以他跟小陳的關係,打個電話瞭解一下情況不難,但這不是……剛替梁止愚說了情嗎?

    而且昨天陳主任走的時候,交待得也挺含糊,祖市長有市長的矜持,就更不便打電話了,於是他要沈主任注意觀察事態進展。

    沈主任當然會注意這個,尤其是他都知道,昨天是哪些記者去現場了,所以今天來到辦公室,處理了幾件事之後,就點名要人把素波晚報和天南商報拿過來。

    拿過稿子來一看,發現商報報道得還算客觀,可這隨遇而安罵人就罵得太狠了,說不得猶豫一下,聯繫了祖市長——他一點都不想承受陳太忠的怒火。

    祖寶玉琢磨一下,就打個電話給段衛華——有意思的是,這倆市長關係處得還湊乎,兩人都跟陳太忠交好只是一小部分原因,重要的是,兩人在市政斧,都沒有太多的盟友。

    段衛華是從鳳凰調過來的,祖市長則是從省廳放下來的,對素波市來說都是外來戶,而且基本上也都是沒什麼靠山,那也只能抱團自保。

    祖寶玉跟段衛華接觸過幾次,發現這段市長覺悟挺高——不是假高是真高,老段這人滑不留手是真的,但是此人關注民生也是真的。

    不過他打通電話的時候,段市長正在開會,而這又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所以段衛華知道消息的時候,差不多就十一點了。

    祖市長會說話,就說今天報紙上看到點東西,瞭解了一下大致也是如此,就想請段市長看一看那兩篇文章,“……關鍵是晚報的那一篇。”

    他不說這事兒裡面有什麼貓膩——捕風捉影的事兒沒法說,就讓對方看,段衛華哪裡聽不出這些話?

    事實上,能讓一個副市長向大市長暗示的事情,多半都假不了,段市長一看報紙,心裡也明白了,正像別人想的那樣,對綁架民意並且還導致部分家長誤工和生病,他有點不能容忍。

    這你還找我請示?段衛華有點惱了,就有讓祖寶玉整頓教委的心思,不過他不是一個衝動的人,就想小祖不通過我,也能擺平這件事的嘛。

    這一定有什麼文章,他在晚報和商報上來回看兩眼——“本報記者:劉曉莉”,得,又是那貨給我惹的事情,嗯,確實,好像這個小陳跟交通廳的崔洪濤不太對眼。

    那麼好說,先跟規劃局說,把那棟樓重新審核一下,段衛華也不給陳太忠打電話——一市之長總是要有些底氣的,於是抬手撥個電話,“給我接建委的陳放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