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第4章 賣藝嘛,不寒磣

    其他人噗嗤笑。

    荊小強也不廢話,邁步上臺抓過還沒關上的有線麥克風,又伸手拿了後面架子鼓邊的鈴鼓。

    就是很多人家用來逗小孩子、有些後世ktv包房也有的那種環狀木框上單面蒙皮拍手鼓,木框上還裝了些可以搖響的金屬片。

    東北亞音樂、南美以及非洲音樂都有這種類似的節奏樂器。

    他很隨意的在自己大腿上拍打,又是那種七八次看似隨意的節奏拍打後,就對了麥克風歌唱!

    這是他今天坐在這舞場聽了所有來來回回反覆的舞曲,都沒有聽到的一首《lambada》。

    朗巴達舞,南美風的拉丁舞曲,後來非常著名的迪斯科澀情舞曲!

    而且他用的是葡萄牙語!

    怎麼形容呢。

    這種舞曲就是明明用著迪斯科的強勁明快節奏,但跳舞雙方是交叉貼胯,磨豆腐!

    所以唱腔就明快中帶著纏綿!

    中文都沒法表達的那種絲滑妖嬈!

    行家一開口,就知有沒有。

    國內唱外文的很多是硬背發音,跟這種就像掌握了母語一樣的揮灑自如有天壤之別。

    七八位樂隊成員,從聽見打拍子就有點徵兆。

    等那清唱的葡萄語一起來,所有人都凝固在原位,難以置信的看著荊小強。

    明明他剛才走過來說的那句話,十足標準的西南口音普通話,竟然用如此流利的小語種演唱!

    光是單憑這點,就能在整個滬海的舞廳獨樹一幟!

    你說他這唱腔有瑕疵嗎?

    肯定有。

    但看遍整個滬海……不,說不定看遍整個全國,也找不出來這樣嫻熟葡萄牙語演唱的專業腔調。

    更主要是這個明明看著還很青澀的年輕人,毫不怯場,僅靠一個節奏就能韻味十足的演唱,還扭腰跳上了!

    摘下拖著電纜的麥克風,展開雙臂彷彿抱著位美女,腰胯下沉搖擺,那種挽著圈的送胯動作一看就有功力!

    只是荊小強自己就感覺,哎喲,我這腰!

    嘎吱吱的響!

    肌肉骨骼跟不上身體意識!

    得練!

    但是看在其他人眼裡,就是我的個乖乖捏!

    能唱能跳啊!

    這是個巨大的門檻差別,自從費翔帶著《冬天裡的一把火》來到春晚,展現出能唱又能跳的巨大優勢後。

    頓時成了一塊豐碑,結果這位還是夢想去百老匯展現自己,只在江湖上留下一片傳說。

    試問有幾個人能在大幅度的各種身體動作中,還保持氣息穩定、嗓音精準?

    業務要求可高了!

    不過南美歌舞算是一朵奇葩,大多數動作都在下半身搖晃,很適合荊小強這樣身體跟靈魂還沒完全融合的菜鳥級別入門。

    就算是這樣,他那圓潤絲滑的舞姿也帶著原汁原味的拉丁範兒。

    絕對能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