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671、靈魂回家

    老實說在搖滾音樂中,有個比較偏頗的說法就是歌星最不重要的反而是唱功,因為到了能上臺的水準,下限已經在那擺著,都是會唱歌的人。

    因為有唱功,有天賦好嗓子的人太多太多,光是會唱就能成為好歌手簡直是笑話。

    那麼多專業級學院派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的錄專輯,唱和音,當個不知名的音樂工作者。

    更多是人設、風格、感情甚至創作能力,很多頂級創作型歌手,比如之前右岸的羅泰甫、李阿宗這些唱功都一般般,但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宗師級人物。

    歐美頂尖樂隊、歌手中這種例子也比比皆是。

    但荊小強刷新了這個概念。

    搖滾,也可以唱到完美動聽,直接抓住所有人的耳朵!

    而且還是憑藉一首“新歌”!

    北美觀眾熟悉的終究還是那四首打榜歌曲,大家也是奔著那四首歌來聽現場的。

    由須藤家二叔出馬制定的聲場方案,一改之前那些搖滾演唱會大多是把一人多高音響堆在幾個方向的聲浪衝刷,散佈在整個體育場的不同方位。

    力求無論在哪裡,都能比較均勻的聽到音樂歌聲,也能讓主舞臺的聲音用極具方位感的還原度擴散。

    古典音樂級的聲場設計!

    加上唯有在花旗才能支撐起來的頂級設備。

    完美展現荊小強那種美聲詠歎調級別的咬字發音和聲腔共鳴!

    洗耳朵啊!

    大多是被搖滾噪音般沖刷的耳朵,這一刻開始就被洗得耳目一新,現場觀眾真有種瓦特法克!我特麼都聽了幾十年的什麼音樂!

    杉本忍不住站在巨大的包廂窗邊,使勁抓住窗框,回頭對自己的創始人隨節奏伸脖子,他可能覺得自己打拍子很帥,其實就像烏龜使勁探頭,有點滑稽……

    可整個包廂的高層沒人敢笑,因為直到這首歌完成,杉本才開口揭秘:“我忽然感受到了羅伯特的意圖,他在用搖滾的方式傳播古典音樂的精髓!”

    換句話說就是用大家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傳播嚴肅音樂那些高度。

    其實熟悉搖滾樂的人大多知道,論歌詞情感,搖滾音樂裡面永恆的和平與愛,憤世嫉俗,比嚴肅音樂還要主旋律。

    緊接著上的《soldout》,就是十足的宗教歌曲,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氣勢。

    已經能看見全場觀眾都在忍不住跟著節奏這樣抖脖子!

    好多人都是那種想跟著唱,卻又第一次聽,一秒都不想錯過的飢渴,臉上表情甚至有點猙獰!

    已經聽得忘我!

    忘記了自己的表情管理。

    這時候彈奏主音吉他的黑仔,其實已經感覺到場面有點大不同。

    之前在紅磡,在右岸,甚至在內地各大高校,還有到焦盆已經開過那麼多次演唱會。

    都沒有這種全場跟著如痴如醉的場景!

    更沒有看到過荊小強放聲嗨起來的彈奏跟演唱!

    畢竟在荊小強這裡,他的音樂內核是歐美款,搖滾音樂更是歐美本色。

    他的情緒跟歌唱這才是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