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47、有需求才有前途

    說起來八九十年代還真是個爆炸式的年代,改開後的應接不暇,變化衝擊都很多。

    所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也比比皆是。

    但號稱世界一流的滬音,找戲劇學院要個大一新生當教學助理也太離譜了。

    連舞美系的主任都詫異得很:“你的藝考不是考的畫畫嗎,怎麼現在變成音樂學院的關聯了,當初音樂學院聲樂系找我們調劑名額的時候就很驚訝。”

    其實就憑反應,荊小強也不是一般學生,胡說八道張口就來:“廖老師好,徐老師好,各位老師好,主要是我跟著聲樂系的周晴雲周老師在學習歌舞劇,我想可能還是更需要戲劇學院的學習。”

    戲劇學院真的很小,教學樓就那麼幾棟,老師們也很容易湊到一起,教務處這些位一起側目。

    大一新生,你說你背景深厚,跟音樂學院那邊人脈關係眾多,也就罷了。

    可主攻方向是歌舞劇,大家就有點悻悻。

    歌舞劇裡面確實有部分舞臺劇、話劇的功底,先有從小的音樂底子,又想來加強戲劇表演底子,也說得過去。

    因為起碼在90年,國內的專業院校,是沒有歌舞專業這一說的。

    音樂學院方面平京的民族唱法很強悍,滬音的美聲有絕對優勢,可他們都只側重唱。

    戲劇學院則不教任何唱跳的東西,連戲曲專業、舞蹈專業都是後來才並進戲劇學院裡,那兩樣跟這也不是回事啊。

    所以在歌舞劇這種交叉學科,除非跟人學,要麼就只有直接去花旗。

    現在戲劇學院真的沒這方面的教學能力啊!

    連老師都在往外面跑。

    甚至連文工團、歌舞團這方面,底子都比院校厚點。

    而且恰恰是在滬海戲劇學院出了個難得一見非要去花旗學歌舞劇的。

    前幾年畢業留校的尖子生,放棄安逸的教師生活去花旗從頭打拼。

    但五年過去,據說連百老匯的門都還沒摸著。

    另外三年前在春晚以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火得一塌糊塗的費翔,第一次讓國內體會到什麼叫唱跳俱佳。

    夠牛逼了吧。

    在國內開先河的個人演唱會連開十幾場!

    場場爆滿!

    可去年在如日中天的國內巨星地位下,依舊不忘自己的夢想回去百老匯。

    結果今年在《西貢小姐》的劇裡當了個領頭的群演……

    其實業內人士多少還是在關注,滬海又是國內和國際交流最多的地方。

    所以老師們的表情很複雜,還是表演系的一位領導開口:“你的夢想也是到百老匯去嗎?”

    荊小強完全是下意識的使勁搖頭:“沒有沒有……”

    除了再去提醒下老夥伴,他再也不願去那個憋屈的地方了。

    還是決定給自己找面大旗:“我要弘揚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歌舞傳統!”

    百分之百瞎幾把亂說的,就像小學生說自己理想是當科學家、宇航員一樣。

    連語氣都是那種小學生的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