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311、我們都是小強的人(求月票啦)

    甚至還汲取了點曹晴雯那種金屬感唱法。

    現場所有高校搖滾樂隊的成員們簡直奉為天人!

    就憑這兩首歌的詞曲到演唱技巧,已經足夠他們揣摩回味許久。

    他們當然是帶了現場收錄音的。

    第三天,又換了家規模龐大的高校,開始帶著各家搖滾樂隊的大學生,上臺表演。

    荊小強和黑仔全程站在臺上指導提點,一個強調唱腔、配樂,一個負責詞曲表達、樂隊組成。

    beyond樂隊更是全都在臺上分別給各位樂手溝通交流技巧。

    可能在任何演唱會上,都看不到這種場面,觀眾會不買賬,哪怕你是免費的,也不能我們一直站著看你們上課吧。

    但在高校就太容易讓人接受了。

    這不就是導師對研究生的模式嗎?

    往往都是一支樂隊上來表演之後,荊小強馬上點評有哪些可以提高,黑仔再補充強調下,然後他們幾個連奏帶唱的把副歌或者開頭演繹下。

    立刻就能感覺氣場和音色效果陡然提升好大一截!

    其實這裡面就有個市場和自我的關係。

    這些大學生樂隊裡面很有些未來的大神。

    但這時候的作品跟表達都有點稚******eyond都是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才從自我走到商業,又在商業裡面被毒打兩三年,才逐漸找準了市場接受、自己也能接受的平衡點。

    對於有夢想的創作來說,這種平衡點極難。

    既要取悅聽眾,又要保持自己的風格、格調。

    比那些一味迎合觀眾的口水歌,難多了。

    這也是beyond中後期作品流傳二三十年都不過時的最大原因。

    老實說,上輩子陳丹尼都沒能翻過這個平衡點,就鬱悶的去世了。

    他的商業化很成功,成功到後面幾年一直沒能超越自己。

    但現在就如同當頭棒喝,給了這些大學生樂隊醍醐灌頂般的點撥。

    大學生和非大學生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他們熟練的掌握了學習能力。

    不需要像大部分歌手那樣在歌曲之外嘗試各種各樣的旋律唱腔,找準方向就能舉一反三,迅速讓觀眾買賬!

    他們充分展現了聰明人迅速掌握規律、摸透玩法、適應環境的能力。

    第四天的演唱會,就是荊小強和beyond帶著大學生樂隊,交替演唱了。

    要知道,之前他們根本不可能這樣演唱,因為差距太大。

    現在不說旗鼓相當,也能讓觀眾聽得津津有味。

    這樣的荊小強,起碼在這一刻,結結實實的收割了所有高校搖滾樂隊的心。

    心悅誠服的跟著他打開了健康搖滾的這扇門。

    荊小強到蓉都周邊幾個部隊駐地去做慰問演出的時候,beyond去給陳丹尼的演唱會做嘉賓時候。

    這些高校搖滾樂隊正式在蜀大召開了“全國高校搖滾音樂研討會暨第一屆全國高校搖滾音樂社成立大會”。

    史稱“蓉都滾社”。

    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跟平京那群自詡為正宗的滾圈大爺們各佔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