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447、真的是你嗎?

    倆小姑娘在後座相互擠靠,好奇的觀察外面彷彿換了個地方, 曼哈頓那邊摩天大樓參差不齊,擠得跟狼牙棒似的,這裡忽然就變得老舊寬敞很多,全是她們在中西部內陸地區看到的上百年曆史老樓。

    最主要是曼哈頓那邊銳利難纏、活力拼勁的氣氛,到這邊突然就懶散起來。

    那種花旗常見的四五層老建築樓下,臺階邊,都坐著三三兩兩閒散的年輕黑人。

    聞聲不是跟著發動汽車追上來,就是在路邊結隊叫喊。

    其實跟百老匯就隔著一座橋的距離,沒多遠,但布萊克去的不是荊小強熟悉的以前那片籃球場聚集地,而是到灣邊碼頭公園,人頭攢動的在玩音樂!

    對嘛,上一世的荊小強從來沒有音樂細胞,前女友們也大多是舞蹈專業,也就從未參與到過黑兄弟的音樂天地來。

    這就徹底安全了。

    音樂的世界,荊小強覺得自己就是神。

    呃,不過這時候布魯克林區的神仙也不是一般的多!

    94年是整個花旗黑人音樂的爆發點。

    之前大多黑人音樂都最多隻是在鄉村爵士、抒情搖滾、說唱等門類豐富發展,但沒有到席捲市場,形成主流的態勢。

    就在那一年,吹牛老爹、亞瑟小子、jay-z這些黑人歌手如雨後春筍般爆發湧現。

    所以這會兒的布魯克林,隨便一堆音樂人、製作人、歌手扎堆,都是龍蛇混雜,什麼都有可能。

    荊小強從破舊的轎車車窗直接爬出去,這種很布魯克林的方式,得了外面一大片歡呼!

    絕大部分黑人,少量白人,極少數拉美裔的場面下,不停有人過來跟他握手。

    然後所有人又驚奇的看到,荊小強用他們熟悉的那些黑人兄弟握手抱臂手勢接觸擊掌。

    完全不像個外人,又迎來更多喝彩聲。

    這還沒唱呢。

    氣氛就好成這樣,對他的認同感也無比強烈。

    等看到他左右手摟著兩個亞洲小妞兒,在一片歡呼中登上黑色幕布的音樂舞臺。

    所有人都開始期待。

    荊小強簡單的給樂隊溝通下,只留下了鼓手。

    就抓過一支貝斯挎上,然後站到鍵盤旁邊,先彈旋律,在人聲開始的時候換成貝斯……

    還是那首搖滾經典的《what i've done》!

    杜若蘭更勤奮,她現在能拿著民謠吉他跟著彈奏,但上不得檯面,還是和潘雲燕一起站在人家的和聲位,一起負責吟唱和聲。

    愣是把這首原本充滿暴躁氣息的音樂,鍍上一層聖潔的味道。

    主要還是荊小強自己的歌聲沒有憤怒。

    而且他那種略帶嘶啞的煙燻口味,不可能嘶吼。

    太遊刃有餘了!

    全場吃驚,然後彷彿被點燃一樣,跟著興奮不已,狂呼迎接這麼充滿了花旗味兒的歌曲!

    好幾個原本在前排的墨鏡黑哥,都踴躍上臺,跟隨伴奏!

    更讓整個現場狂熱!

    只是場邊有個粗壯的花臂黑大漢,吃驚的觀察下,帶著好幾個人擠過來!

    447、真的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