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868、錯過了門檻,蹉跎了歲月

    說著就起了個調子,要荊小強唱《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

    這個不難,可他還要求:“在大唐這叫陽關三疊,意思是不光連唱三遍,還得一次比一次調高……”

    得咧,沒有荊小強這高音能力,還真唱不上去。

    黃叔還解釋因為唐朝有胡人的血統進入,就類似於今天蒙古話發音導致蒙古民歌偏調高,所以唐詩都是高音歌曲。

    或坐或站擠滿了大學生的空間裡,隨著荊小強的示範歌聲,彷彿都回到了那個關外蒼穹悽盡的天地。

    不由自主的徘迴徜徉在那個詩歌的世界裡。

    白居易是那個時代最流行的歌星,唱著容易上口。

    王維是音樂大師,李白的主要是飄零感十足,鬼氣森森,老杜的最難聽。

    講完歷史,講技巧。

    這更是讓黃叔氣得不行,譬如現在的小年輕,歌詞不講押韻,一旦押不住就生硬的轉韻吟唱。

    “沒有誰規定我們寫詞,一定要押韻,但押韻的存在自有道理,押了韻,歌唱起來才好聽,才有韻律上的美感,這都是我們幾千年來,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慢慢積累成文法技巧的東西,學不會就亂來,還說是玩個性,於是寫出來的歌詞,既不好聽,又不容易記,歌詞都沒人記,哪裡會有人唱你的歌?”

    滾社青年們駭然四顧,都從周圍認識不認識的夥伴們眼裡看到了狂喜。

    大家上路了呀。

    怎麼寫歌?

    音樂學院有作曲系科班搗鼓,填詞卻大多是非音樂專業。

    但就像中文系、文學系出不了什麼文學巨匠、著名作家,歌曲寫作技巧研究再多,也堆砌不出來幾個大師。

    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吃天賦。

    古往今來那麼多歌星大家,寫的唱的其實都是吃天賦。

    有天賦的人彷彿就是天生知道該怎麼寫怎麼做,最多隻是專家稍微點撥下用什麼體裁,怎麼適應潮流跟規則。

    稍微跟著學學入行,剩下都是靠自己天賦琢磨。

    從未聽說過有這麼大規模的作曲填詞科普講座,水平又高得讓大家受益匪淺。

    很顯然,這場朝雨就如同輕塵般撒進無數人心裡,像散播的種子那樣四處成長。

    原本只是野蠻生長的滾社創作,這下有了一個至高的標杆跟榜樣。

    無數年輕人都聽得如痴如醉,還忙著記筆記。

    其實不用,荊小強從頭到尾唱了十多首各種歌曲,完美充當了無情唱歌機器來配合教學。

    完場的時候才傳遞好消息:“大家不用忙著印證抄筆記,先體會感受,我們有做錄像帶回頭按照學校發到滾社,目的是什麼呢,讓更多人參與學習……”

    其實高手們寫歌,也不是首首經典出彩,也有一定的廢品率。

    但荊小強的思路就是我們不是人多嘛,只要人人都會寫歌愛寫歌,千人、萬人裡面總有暗藏天賦被激發出來的佼佼者。

    哪怕就像《加州旅館》那樣,樂隊窮其一生也就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頂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