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1093、唐人街跟西區之間的邂逅



            

            

            充滿特殊音調的飄逸歌聲,偏偏有無數人共鳴應和的聲場。

那個站在唐人街牌坊下的身影。

恣意瀟灑的歌聲揮灑,又輕而易舉的帶動起那麼多華人共鳴。

場面讓人驚訝更充滿神奇。

畢竟華人街區可是出了名的市儈貪婪,這一刻居然有種詩書氣息在昇華。

那麼多平時看著油膩、臃腫的中老年華裔男人,那些呱噪吵鬧又不講道理的大媽大嬸,竟然都跟著這神奇的歌聲高唱,滿臉都是灑脫的飛揚!

西區的專業人士們驚訝的是這個。

與唐人街為鄰多年,他們可嫌棄這幫低俗的傢伙,現在竟然完全變了樣。

這是什麼歌?

本來各種媒體只能遠攝荊小強,根本得不到什麼採訪他的機會,就把各種麥克風遞給這些歌舞戲劇人,想問問他們的感受。

荊小強還有幾天就要來西區展現他的歌舞劇,對他在愛蘭爾聲名鵲起的踢踏舞劇怎麼看?

專業人士們卻只驚訝鄰居的神奇變化。

對荊小強嘛,他這聲名遠揚可不是一天兩天,無論是北美公告牌的流行音樂排行榜,還是古典音樂的赫赫威名,外加在百老匯、大都會歌劇院的如雷貫耳,他們都從各種專輯、唱片上早就感受過。

反而更加充滿期待。

於是所有的媒體都在渲染這場“唐人街跟西區之間的邂逅”。

好像才突然發現,羅伯特是個華人,或者準確的說,他是個中國人。

跟這個時代他們看到的所有中國人似乎都不一樣。

既沒有那種從窮苦地方來的好奇驚歎,也沒有由此產生的敏感亢奮,從言行舉止到精神狀態都詮釋出什麼叫做不卑不亢的淡然。

他真是個從中國內地走出來的歌星嗎?

這麼充滿歐美文化氣息的搖滾歌曲,那麼多原汁原味歐美藝術內涵的歌舞劇。

竟然是一個來自中國內地的藝術天才創作?

話題自然是非常有探討性。

其實這兩三年裡,荊小強一直都在淡化自己的華人身份。

只有妄想還能融入歐美社會的人,才會百般強調自己是華人,以為是可以跟所有民族平等相處,獲得同等發展機會的族裔。

荊小強從來都沒這種幻覺。

現在就是韜(wei)光(suo)養(fa)晦(yu)階段,埋頭悶聲賺大錢就是。

甚至從他開始帶著文工團員、各種大學生出來賺勞務費、提升技術,還有意無意的掩藏了些。

可到了需要跟華人社區產生聯繫,甚至是幫助唐人街獲得更多關注的時候,他還是沒忍住內心那種割不斷的血脈相連。

能多磨蹭會兒,多給旅居海外的同胞帶來點好處,那就多給予點影響。

這也能為他接下來跟賀蘭以及別處的唐人街、華人社團產生聯繫做鋪墊。

回體育場的路上,還給徒兒叮囑:“很辛苦的,華人要融入這個社會很艱難,外來戶哪裡都不受待見,哪怕是口口聲聲的歡迎移民,為了這種融入,往往還得加倍的表現出忠誠跟原來祖國的割裂,所以我們可以把他們看做僑胞,卻再也不是中國人,就不能用中國人的思維角度去要求他們愛國。”

在九十年代這絕對是很罕見的說法,把族裔跟國家劃分得一清二楚。

別看見個什麼華裔出頭就覺得會對中國特別友好,人家首先是個外國人,能出頭甚至多半還得是個反華分子。

光這,都是吃了多少次虧才逐漸明白的道理。

杜若蘭只滿心景仰加思索的嗯。

今天在唐人街的感受,讓她也挺自豪。

除了肉夾饃不怎麼好吃,那麼多同胞,看見她也確實是充滿了感情的喜歡。

各種好吃的好用的使勁往她身上塞,她穿著那件肩膀袖口、領口都有白毛毛的紅底兒錦繡夾襖都塞滿了紅包。

不是多少錢的事兒,而是那種家裡長輩看見自家孩子出息之後迸發出來熱情。

挺暖心的。

可隨著他們這一行禮賓車離開擁擠的市中心,越靠近體育場這邊就越攤平的那種中產或者高端社區,那種清幽高檔的差別感挺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