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1351、該來的終究會來


荊小強真是提前揭秘了互聯網應該怎麼賺錢。

 
正如老貝所說,手握互聯網重器的花旗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還有那些能看到超越時代科技之光的專家們,真不知道該怎麼推動互聯網。

 
連商人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所以上一世拼命推動的互聯網概念,才會在千禧年前後確實沒盈利沒達到預期的目標,成為泡沫幻滅。

 
yohoo也是那一波被拍在沙灘上的前浪。可這回,彷彿不同了。

 
這時候本來的互聯網賺錢是網吧模式,在家你用調制解調器撥號上網一小時多少錢。按流量計費還沒那麼先進的技術。

 
世界各地都是一百塊買張上網卡,能用多少小時。

 
所以不少資本把重金壓在了電訊業上,以為抓住了上網流量的水龍頭就抓住了互聯網收費的核心。嗯,李半城那個兒子棄oiCQ股份收購hk電訊,也是基於這個思路。

 
上輩子這事兒都是在01、02年左右了。

 
那個時代的人冥思苦想,都想不出除了按小時或者流量收費,還能怎麼向這些總是喜歡免費看網頁的網民收錢。

 
明明有上億人在看這種電子時報,要養這麼多世界各地的編輯、通訊員、設備,卻收不到一分錢,資本家會多麼抓狂。

 
抓狂到連郵件系統都收費,每個月租用郵箱多少錢;

 
上一世的yohoo在千禧年前開發了網絡廣告,按照荊小強打比方的那個指路牌十字路口,經過的人都看到廣告。

 
想法是挺好。

 
但早期肯定撐不起這種十億、百億級別網絡巨無霸擴張的投入回報。

 
手握幾百億現金的AhA,這一年拼命花,在北美到全世界到處燒錢搞分公司,廣告收入能過億就很了不起了。

 
依舊虧損。

 
很多財經專家、商業顧問猜測AhA的盈利還是在這個網絡廣告開源節流上做文章。

 
全球分公司服務器基建做好了不需要繼續投入,廣告業務越來越寬廣了,收入會越來越多,也許就盈利了?

 
沒想到荊小強用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這麼形象的比喻就「天才滿滿」的給出完美答案。無數人都恍然大悟。

 
對啊,這不就是增值服務嗎,免費的新聞當然可以繼續看,但你付費之後就能看到更深入的報道。

 
娛樂八卦狗仔隊的揭秘報道、電影球賽的深刻評論文章,都只會出現在付費欄目裡。

 
更不用說財經版塊,每天美股實時查看是免費的,但關於這些股票起伏的專家點評,或者更關鍵的商業消息,難道不值每月99美元的訂閱?

 
當你習慣了搜索引擎之後,每次搜索只能看到前十條網站推薦,購買了搜索套餐之後解鎖全部鏈接會不會更快樂?

 
甚至這只是AhA搜索引擎網站的做法,以此類推到其他正在風起雲湧的各種網站,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

 
格局打開了呀。

 
互聯網思維是什麼,那就是因為連接面向的用戶群體太大,一定要從總量免費讓大多數人養成使用慣性形成市場絕對佔有率,再局部針對少數人收費就能活得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