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守護神 作品

第四十七章 羨慕、嫉妒、恨

    與幕府軍隊相比,大宋的軍陣就相當簡單了,城外空曠之地挖壕壘土立起一米多高的胸牆,作為士兵的出發陣地以及預備部隊的掩體。

    而登陸上岸的炮兵團,這次將二營、三營的火炮全部拉上了位於立花山城中央的松尾嶽,在這裡構築起了炮兵陣地。這次主力是裝備了十八門“以打理”火炮的二營。因為後續炮兵還未到達,索性將射程很短的臼炮也拖上了山,畢竟這裡的位置較高,打的可以儘量遠一些,也算聊勝於無。

    而從始至終沒怎麼參加戰鬥的一營,則將三個炮連打散平均分配了東、南、北三面,作為各支部隊的火力支援單位,因為這個營裝備的都是迫擊炮,儘管射程、威力都相對較小,但勝在靈活機動,可以隨同部隊一起前進,提供近距離火力打擊。

    “準備開始進攻吧”,一團團長羅耀輝望著城中天守閣打出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後”旗語,不等通訊兵報告,也猜出了一個大概,於是轉身吩咐道。

    副團長任堅強聞言跑出指揮掩體,衝著外面大喊:“一連、二連成散兵線,按計劃前出至指定位置”。

    “嗶嗶嗶.....”,他的話音才落,陣地上就響起了一陣陣的哨聲。一、二連的連長先躍出戰壕,揮舞著轉輪手槍,嘴裡含著哨子一個勁的吹了起來。

    大宋自從列裝燧發火槍後,戰術就一直不停的演變。不要以為我們曾經受過短暫的挫折,就懷疑國人的智慧,作為人種2.0版的華夏子孫,無論是文明還是武力,在面對任何挑釁者是,永遠都不會有絲毫的畏懼!並能夠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發揮出自己的智慧,超越對手!

    如今隨著線膛槍加金屬定裝子彈的出現,使得宋軍早已脫離了原有的線式戰術、輪番疊射,以及步兵方陣等戰術,改為更為靈活的散兵線戰術。

    就是以兩個連作為“鋒矢”前出,採用散兵戰術作戰以為先導,後面則是六個連展開的戰列線。這樣,後面的各連既能為前出的連隊,提供依託和掩護,又是與敵軍大隊交戰時的主力,最後面留下一個連,作為預備隊負責填補缺口。在各連的前後和隊伍中,均有軍官和士官維持紀律和隊形,並負責將上級的命令轉化成更具體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