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1227章 出征緬甸

    ……

    緬甸是大明的藩屬國,其王位的更迭需要大明的承認和冊封,如此才能算是正式的國王,雖然莽白“殺兄奪位”的一大理由就是莽達割讓領土,太過軟弱,但是當他奪位成功,成為緬甸王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卻也還是火急火鳥的向大明派出使者,希望能得到大明的承認和冊封。

    ……

    內閣理藩院立刻召開緊急會議。

    幾乎沒有過多的討論,所有人意見一致,不承認。

    為了王位,弟弟殺哥哥乃是大惡,大明不能助長這種惡行,且莽達是被大明正式冊封和承認的,莽白殺兄自立,無異是挑戰大明的權威,即便莽白是一員猛將,已經控制住了緬甸國內的局勢,有兵將支持,有恃無恐,大明也不能應。

    不但不能應,大明還應該發出嚴厲的詔書,斥責莽白的惡行,要其立刻下位,將王位交給莽達的後人!

    ……

    內閣和理藩院的建議,交到了御前。

    而隆武帝朱慈烺根本沒有看,此時,他正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圖前,望著緬甸的所在,靜靜沉思。

    ……

    很快,隆武帝的詔書發出,對弒君殺兄的莽白提出嚴厲斥責。

    大明朝廷的態度清楚而明確。

    見承認無望,莽白立刻派兵截斷了邊境道路,並在邊境地區大舉屯兵,作出“你不承認我,但也休想奈何我”的態勢,試圖強硬對抗。

    ……

    朝堂之上,對於是否對緬甸用兵,上下吵成一團,雖然在不承認莽白、譴責莽白的事情上,朝臣完全一致,但對於出兵緬甸,眾人的分歧卻是非常嚴重的,很多人以為,緬甸遙遠,瘴氣嚴重,出兵勞民傷財,不值當使用武力,還是應該外交施壓為主。

    徵緬有五難。一是辦馬難,雲南不比北方,歷來就少馬,按出兵三萬計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雖然馬士英在雲南早有預備,一直在買馬,朝廷也一直在調撥,但直到今日,也只有騾馬三萬匹,要征討緬甸,短期之內,還需要再籌集騾馬七萬匹。

    二是辦糧難,按三萬兵、十萬馬、十個月的戰事算,就需要糧4萬石,而云南當地的存糧不過0萬石,缺口很大。

    三是行軍難,到現在,雲南境內的幾條主要道路基本已經修葺完成,官道鋪就,可以順暢行軍,但緬甸境內的道路卻依然如舊,森林茂密,崎嶇難行,河流眾多,平常已經是難走,遇上陰雨天氣,就將是寸步難行。

    四是轉運難,單從永昌運糧到邊境,按三夫運米一石算,就需百餘萬人次,雲南全省都得動員。

    五是氣候難,水土不適,就歷史來看,華夏王朝征伐緬甸,最大的障礙並不是敵方的兵馬,而是潮溼瘴氣的氣候,從諸葛亮徵孟獲到劉綎、率軍出征西南,漢軍因為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多的多。

    如果不解決這五難,徵緬怕是難勝。

    在這之前,大明前一次的大遠征,乃是出征喀爾喀。不過和征討緬甸的五難相比,征伐喀爾喀,其實只有兩難,一個是轉運糧草輜重難,另一個是找尋喀爾喀的主力難。

    喀爾喀之戰時,為了支援前線糧草,內閣和軍機處前後徵調了將近二十萬的民夫,騾馬十萬頭,越過沙漠,支援前線,前後耗費眾多,如果要發動徵緬戰場,千里轉運,各地物資先到四川,然後再由四川運往雲南,浩浩蕩蕩,車馬不停,期間的消耗,怕是要超過出徵喀爾喀的數倍。

    而徵緬的效益,也遠不如喀爾喀,平定喀爾喀,大明可以得到戰馬,統合蒙古各部,解決邊境憂患,但征伐緬甸,那樣一個不毛之地,卻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的利益。

    因此,經過激烈的討論,不贊同出兵的一派,完全佔據了上風,他們認為,徵緬風險太大、代價太高,緬甸之事,還是應該和平解決、外交施壓為主。

    ……

    軍機處。

    朝堂還在爭論是否出征緬甸,但軍機處卻已經在制定出徵緬甸的軍事計劃了。

    隆武帝朱慈烺親臨軍機處。聽取計劃。

    ————現在,雲貴總督馬士英坐鎮雲南,麾下有黃得功,劉良佐,張名振三將,連同雲南在地兵馬,一共兩萬五千人,兵精糧足,火器充沛,所以軍機處的計劃是,大明兵分兩路,馬士英領主力大軍走北路,出宛頂,直搗阿瓦;偏師出鐵壁關,走南路,先南下進取猛密,再北上和主力大軍會師,最後共同攻打阿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