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214章 三國恩怨

    葡萄牙人來大明最早,跟大明關係也最好,除了在澳門有鑄炮廠,在印度果阿還有一間兵工廠,除了火槍之外,也生產盔甲,大明急需要的板甲,他們應該可以少量提供一些。至於大批量的裝備,還需要到歐洲板甲最好的生產地,意大利或者比利時購買。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歐洲板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成本也大幅降低,普通士兵穿戴的半身甲已經降到了士兵四個月軍餉的水平,全身甲在一年左右,摺合白銀大約三十兩,和大明鐵鱗甲的生產成本差不多。但因為路途遙遠,從歐洲到大明,穿越萬里,價錢肯定不便宜,所以朱慈烺並不打算大批量的裝備,只打算選擇幾支精銳部隊做試點。

    三國中,葡萄牙和荷蘭都是小國,只西班牙的幅員夠大,有提供充足戰馬的可能,且西班牙國馬--安達盧西亞馬本就是世界最優秀的馬種之一,衝勁十足又快速靈活,身材雖然並不上西域汗血寶馬的雄壯,但卻比蒙古馬高大的多,兩隻騎兵衝撞,一定是西班牙馬佔優。前世裡,一直到1962年,西班牙馬都是西班牙禁止出口的保護品。

    因此,朱慈烺把引進戰馬的希望,著重放在了西班牙人的身上。

    相比葡萄牙和西班牙,荷蘭人有一個更加突出的強項,那就是艦船強大,荷蘭艦隊打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落花流水,如果荷蘭人能把他們的船艦建造技術和操縱使用技術傳授給大明,對大明來說無異是驚天之喜。

    當然了,這種可能性比較低,船艦是荷蘭人殖民世界的倚仗,是他們不傳之秘,不可能傳給大明,所以朱慈烺只能降低期待,希望能從荷蘭人手中租借一些小型的艦船,用以執行今冬的騷擾建虜之策。

    因為江南官員的阻擾,長江水師移駐天津的計劃,已然是失敗了,臨時造船又來不及。加上執行海禁鎖國的政策太久,大明的造船工業遭到毀滅性打擊,圖紙和工藝早已失傳,現在工部的幾家造船廠,只勉強能造出四百料以下的小船,料是中國古代船隻的一個計量單位,四百料的船,排水量也就是幾十噸。這樣的小船在長江和近海航行的還湊合,但無法遠航,為長遠計,大明的造船工業極需要獲得歐洲先進的造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