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238章 酷吏一枚

    只一天時間,水利工程的現場就已經有模有樣。

    朱慈烺來到時,宋應星,吳偉業,孟文龍帶著現場災民在帳篷前面迎接,進到“指揮部”帳篷,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副“官田水利施工圖”正掛在帳篷的正中央。

    宋應星為朱慈烺講解施工圖。

    圖紙很複雜,有不少的專業術語,但總結起來就是四點,第一,在湯山山腳下,官田旁建三個大型蓄水池,也就是水庫,一來蓄水防旱,二來減少山洪爆發沖毀農田的風險;第二,疏浚南沙河和東沙河;第三,在水量較大的東沙河的出口處建一座小型水壩,形成一個大水庫;四,疏浚官田內部的引水渠和排水溝,並再興修四條兩橫兩縱的飲水溝渠,保證三十萬畝官田的灌溉量。

    簡單四點,聽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卻是工程浩大。

    照宋應星的估計,六千工人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所有的工程。。

    六十歲的宋應星雄心勃勃:“殿下,官田水利工程一旦完成,不但三十萬畝官田,整個北郊,東沙和南沙河兩側的農田都會受惠。多了不敢說,往後三年每畝的畝產量最少能提高五十斤!”

    一畝五十斤,只官田的三十萬畝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看來這一步必須走。

    節衣縮食,咬緊牙關也必須完成。

    “辛苦先生了。”朱慈烺溫言道:“官田水利雖然要緊,但先生身體更為重要,先生萬萬不可為了工程而耽誤了自己的身體。”

    除了水利工程,朱慈烺託付宋應星的還有兩件事,一是玉米馬鈴薯的播種和推廣,另外就是各種水利機械的構思和建造,三件任務哪件都是不可放下的大事,宋應星仕途坎坷,鑽研一生卻沒有為國家效力的機會,年近六十好不容易有這一次的機會,他當然不能放過。白天為官田水利工程操心,夜晚回府還要研究水利機械的建造,最近兩天都沒有休息好,臉色有點蒼白,所以朱慈烺有點擔心他的身體。

    歷史上,宋應星活到了八十歲,朱慈烺可不想因為自己的穿越和重用而影響到他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