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394章 兩送天子

    所謂惡,並不是指他的人性不好,而是因為他身為大明武將,卻不能勝任武將的職責,甚至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南明弘光朝和隆武朝的兩朝斷送,鄭鴻逵都負有相當的責任。

    第一次,弘光元年,鄭鴻逵任鎮江總兵,鎮江是江防要地,南明朝廷任他為鎮江總兵,賦予他重任,鎮江能否堅守直接關係到明朝能否與清朝劃江而治。但最終的結果令人失望,鄭鴻逵軍與清軍剛一接戰便兵敗撤退,毫無堅守死戰之心,以至於長江天險變得無險可守,清軍輕易渡過長江。

    如果是崇禎帝在位,只這一罪就足以殺頭了。

    鄭鴻逵退往福建的過程中,結識了一位藩王——唐王朱聿鍵,也就是後來的隆武帝。

    朱聿鍵是南明幾個君王中最有才幹,也最能有所作為的一個,但可惜他遇上了坑爹的鄭家兄弟。

    二人結識後,鄭鴻逵將唐王迎往福建,並和其兄鄭芝龍一起擁立唐王在福建登基稱帝,是為隆武帝。

    隆武帝登基後多次命令鄭氏兄弟出兵援助江西和浙江的抗清行動,但是鄭氏兄弟只是一味敷衍,根本不願意出兵。1646年正月,聞清軍逼近,鄭鴻逵下令撤退,將福建天險仙霞關送給了清軍,自此福建無險可守,隆武帝得知消息大為惱火,指責鄭鴻逵“始則境內坐糜,今覆信訛撤轉,不但天下何觀,抑且萬世遺恥。未有不能守於關外而能守於關內者!”並將鄭鴻逵降職處理。

    但已經不能挽回軍事上的劣勢了。數月之後,清軍攻入福建,隆武帝在撤退途中被俘,絕食自盡,隆武政權宣告失敗。

    如果當日鄭鴻逵能堅守仙霞關,以仙霞關的險峻,清軍絕對難以突破,隆武朝必然可以轉危為安。

    兩朝兩天子,都間接喪於鄭鴻逵之手。

    為什麼有天險卻不堅守?這跟鄭家兄弟總是想要保存實力、自私自利的海寇性格有很大關係,當然了,歸根結底是缺乏忠義之心。

    不過比其兄鄭芝龍稍強一點的是,鄭鴻逵最後並沒有投降滿清,而是跟隨侄子鄭成功起兵抗清,但糊塗事卻也沒少做。永曆五年(1651年),廈門之戰中,鄭鴻逵率軍截住了敗退的滿清提督馬得功退路,原本是到手的大功,不想鄭鴻逵最後竟然放走了馬得功,只因為馬得功以他母親的性命做要脅。一軍之主將,竟然如此兒戲,只為一母,就置萬千將士的犧牲於不顧,可想鄭鴻逵這個人是何等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