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407章 兩好一壞

    下午,朱慈烺得到兩個好消息。

    第一,新任左都御史李邦華進京了。

    原本李邦華早就應該進京,但因為淮安之亂所以多耽擱了幾天。

    有了李邦華,朝堂之上終於有了一個可以承擔首輔重任的大臣了。

    吳甡雖然多智,但太過鋒芒畢露,不懂圓柔,處處豎敵,不是宰輔之才;而蔣德璟雖有些才能,但骨子裡還是帶著迂腐,加上又是朝堂上的東林領袖,所以也不適合做首輔。

    李邦華雖然也是東林人,但他不迂腐,且離開朝堂這麼多年,和東林早已經生疏,最重要的是,在淮安之變中,李邦華展現了他識大體,懂大局,不拘泥小節,為全局謀劃的大智慧。這樣的臣子,才是現在最需要的。所以朱慈烺思謀著,找機會一定要將李邦華推到首輔的位置上去,以取代“奸相”周延儒,為整飭吏治做準備。

    但朱慈烺沒有同李邦華見面,一來是避嫌,二來李邦華現在的職務是左都御史,是言官之首,不但彈劾朝臣,對皇帝和太子也是有監督職責的,所以不宜毫無理由的見面。

    第二,趙敬之的長子,前往澳門購買西洋精鐵的趙直也進京了。他一共帶回了一萬斤的西洋精鐵,就彈簧的製作來說,足可以生產兩萬個彈簧,裝配兩萬支遂發鳥銃了。朱慈烺大喜,心中的石頭徹底落了地--有了這批精鐵,遂發鳥銃終於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了。

    朱慈烺在王府親自接見趙直。

    趙直三十多歲,謙謙有禮,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商人,倒像是一個書生,和太子對答時,雖有點緊張,但卻也是不卑不亢。除了商事,太子問起澳門的人文風情,佛郎機人的生活習慣,他也能對答如流。

    原來他會說葡萄牙語。

    朱慈烺大為驚奇,大明缺技術缺人才,但如果想要從西洋引進,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語言問題,雖然有湯若望這樣的懂三國語言的達人,焦勖趙仲也略懂一些,但他們都是朝廷文官,湯若望又是西洋人,真正使用起來遠沒有趙直這樣的商人方便。

    加上其弟趙桓,朱慈烺對其父趙敬之的家教頗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