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425章 刺刀問題

    楊軒繼續道:“建虜騎兵善於衝刺,若是平地無礙,馳騁衝擊,十息之內能衝出一百五十步!若是一百對一百,我軍於六十步時開第一銃,鉛彈貫穿建虜鐵甲,一輪射擊就可以將對方擊潰。如是一百對二百,我軍也有把握應對,因為騎兵前隊被打翻,後隊必然受阻,在綿密的彈雨襲擊下,敵虜很難衝到我軍陣前。”

    朱慈烺頜首。

    “如果是一百對三百,或者是五百呢?”參謀司贊畫,原洪承疇賬下幕僚劉子政問。

    “若是三百,我軍有七成把握能扛住建虜騎兵的正面衝擊,若是五百,在沒有長槍兵的保護,敵虜死命進攻的情況下,就必敗無疑了。而且將會是慘敗。”楊軒坦誠相告。

    鳥銃兵自保的關鍵就是不能讓敵人衝到面前,敵人到面前,鳥銃不但不再是武器,反而是變成累贅了。雖然有人在穿越後為鳥銃裝上了刺刀,讓鳥銃兵有了近戰自衛的能力,原本朱慈烺也想這麼做,但穿越後,實際考察一番才知道不是那麼容易的。

    刺刀有三種,最早是插塞式。後來套管式。近現代是固定卡榫式。

    最早的刺刀是法國人發明的,法國人將長矛的矛尖塞進槍口,和敵人對戰,這就成了刺刀的雛形。

    後來大家覺得塞進槍口的刺刀很不方便,影響射擊,所以英國人發明了套筒式刺刀,刀把做成套管,套在槍口上,這樣就可以帶著刺刀射擊。但是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套筒式的刺刀安裝不牢固,緊張戰鬥中刺刀容易掉落。但如果太緊了又摘不下來,刺刀的刀鋒在裝彈和擺動槍支的過程中極容易誤傷到自己和同伴。

    要製造出牢固緊密而又能摘下的套管刺刀,需要非常精密的金屬製造技術。

    大明現階段沒有這樣的條件。

    何況遂發鳥銃的銃管都是工匠們一錘錘地鍛打出來的,看似差不多,但其實有相當大的誤差,刺刀套管根本無法做到統一標準,只能一槍配一刺,這一來,效率就會大大降低。臨陣遇敵,刺刀裝不上去,或者裝上去摘不下來的情況,一定會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