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583章 驚天巨銀

    京師。

    乾清宮。

    下午的朝會。

    崇禎帝的怒火有點壓不住。

    “張家口的晉商向建虜走私糧食鐵器和硫磺。被太子查獲。”

    “太子在張家口抓了大批的商家,嚴刑拷打,抄家罰沒,得銀無數。”、

    “口北道分巡道程紹孔、撫夷都司甄祥被晉商收買,知情不報,也被太子拿下。”

    “張家口貿易已經被關閉。”

    “人犯和銀兩,正向京師押解而來。”

    這些消息,有的是錦衣衛的密報,有的是太子通過塘馬,向京師緊急傳遞而來的。

    總之一句話,太子封了張家口,停了張家口的互市貿易,並在張家口抄家罰銀,將張家口攪了一個翻天覆地。

    這些消息一傳開,朝堂上一片譁然。

    所有人的第一直覺,太子做的太超過了,晉商走私雖然可惡,但不論互市還是抄家,都是陛下和朝廷的權力,沒有在朝堂上討論通過,太子就徑直行動,包圍張家口,關閉張家口貿易,置朝廷和陛下何在?這明顯就是逾越了法度。

    也就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如果是地方督撫這麼幹,百官們早就群情激憤了。

    “陛下,互市乃是安撫蒙古之策,從十一年以來,一直保宣府大同兩地平安,使朝廷可以全力投入遼東,一旦關閉互市,宣府、大同必然會烽火再起。再者,縱使互市之策有所不當,太子也沒有權力擅自關閉!老臣冒死進言,太子行為,魯莽又輕率~~若是再不加以管訓和鉗制,以後怕是會變本加厲,追悔莫及啊。”又是老臣禮部尚書林欲輯第一個跳出來。

    “臣附議。”

    “臣附議。”

    雖然太子是國本,不容彈劾,更有開封大勝、挽救大局的隆隆威信,但這種超過的行為卻也不是群臣能忍受的,尤其在御史言官出京,追逮四策之上被太子觸及到利益的那些官員,這時都跳了出來,假借大義的名義,對太子所為表示不贊同。

    而內心偏向太子,認為太子所行雖然有點超過,但事出有因,不應該全盤否定的朝臣,都是默默不說話,每一個站出來發言的朝臣,都是太子的反對者。

    內閣四臣,周延儒,陳演,謝升和蔣德璟都保持緘默,六部之中,禮部尚書林欲輯,吏部尚書鄭三俊,兩人的旗幟比較鮮明,鄭三俊雖然沒有林欲輯那麼堅決,但也認為太子的行為不妥,所以站出來附議林欲輯。

    新任戶部尚書傅永淳、新任工部尚書範景文和新任刑部尚書張忻沒有表示意見。而兵部尚書陳新甲是太子的人,他的默然被認為是對太子的支持。

    另一個太子的支持者兵部侍郎吳甡更是默默,感覺從昨日到今日朝議,他一句話也沒有說過。

    除了六部,剩下一個關鍵部門就是監察院了。

    監察院主管彈劾,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在其彈劾糾正的範圍內,太子當然也不例外。林欲輯和李邦華是多年同僚,他一直向監察院的掌門人,左都御史李邦華使眼色,希望李邦華能站出來支持他,但李邦華卻始終默默無語。

    左副都御史方岳貢倒是站出來,對林欲輯表示附議,但份量卻遠遠比不上李邦華。

    總體看來,反對太子行為的人佔據上風。

    不奇怪,太子清查張家口,等於是先斬後奏,在古板的朝臣看來,是一種破壞法紀,不可縱容的行為。

    御座上,崇禎帝臉色鐵青。

    太子在張家口搞得這番大動靜,超過他的想象,明著是找尋晉商“賣國”的證據,但其實卻是在抄沒晉商的家產,這種行為一點都不正大光明,“非人君者所為也”。

    太子,春哥兒,你究竟在搞什麼?朕平常是怎麼教導你的?你想讓天下人都以為,為了一點錢財,朝廷就可以沒有法度,隨便抄人家產嗎?你這樣做,不是在自墜東宮的名聲嗎?

    崇禎帝是儒門聖徒,將名譽看得比天大,餓死不吃嗟來之食,渴死不喝盜泉之水。雖然他心裡很清楚,兒子不會冤枉晉商,那些晉商一定是做了惡事,而朝廷財政困窘,急需銀兩,河南的災民更是嗷嗷待哺,抄沒晉商家產正是合適,但他卻不能同意兒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