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聲響 作品

第287章 準備化神

    就在鄒君的“三魂”各司其職之際,“七魄”卻不可離體而出,仍駐留體內並遊走於五髒六腑之間,體現為身體“潛意識”下所做出的本能反應,與“人魂”縈繞在身體周圍負責感應天、地二魂一樣,在靈敏度方面飛速進化著,為接下來碎嬰成神做準備。

    此乃修真者由元嬰期大圓滿進階元神前所必經的一個步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碎嬰成神的過程中,使得新生的元神能足夠牢固,而不至於被以“渡劫虛妄”著稱琉璃劫雷所破,併成功引發天地共鳴,與修真者隻言片語一致,曰“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此乃天地大道對修真者修成元神之獎勵,有點類似於“言出法隨”,故曰“元神領域”。不過,此時的“元神”也僅僅是“陰神”而已只能夜間出竅,否則會被陽光灼傷。修真者只有將元神一至九重天的九具“陰神”合一,才能修成“陽神”即“煉虛”。

    “煉神返虛”乃元嬰期大圓滿修真者下一步所必須經歷的修真階段,最關鍵的是將自己的“三魂七魄”與“元嬰”徹底融合。

    修真者之“三魂七魄”與凡人無異,只與“神魂小人”有因果,故顯得更為強大。“三魂”一名“胎光”,乃太清陽和之氣,屬於天,謂之“天魂”;二名“爽靈”,乃陰氣之變,屬於五行,記錄生前因果,謂之“地魂”;三名“幽精”,乃陰氣之雜,傳承子嗣,謂之“人魂”。“三魂”離體感悟“命運長河”再次聚首,並與“七魄”一起被封印於元嬰,徹底融合後方可碎嬰成神。

    不過,在“天魂”上天,“地魂”入地之際,“人魂”始終縈繞在“真如”(本體)周圍,負責感應天、地二魂並協調七魄。

    “七魄”者,古名“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者也,還可以指喜、怒、哀、懼、愛、惡、欲,生存於人體中。故,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之後再隨新的肉身產生“肉體及魄”,感知“陽世的物質世界”。

    就這樣,又經過了三天三夜玄妙感悟後,鄒君再次找到了“臨門一腳”的感覺,於是毫不猶豫地服下了第三顆“十一紋地品道丹”,頓時將那種徜徉於“命運長河”的玄妙感覺變得清晰可見。此時,“天魂”在流經天界的“命運長河”中偶入一特殊所在。

    此處不知是第幾重天,只見到處雲海茫茫,仙音渺渺,陽光明媚,如痴如醉。放眼天際,“鄒君”見遠處有一座立於雲端的八角涼亭,中有一名鶴髮童顏的老者正埋頭奮筆疾書,於是化作一團青氣悄然飛過去,定眼一瞧發現那寫好的書名竟為《抱朴子》。

    俗曰:“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新手上道,請多關照!有喜歡本書的朋友們請點贊!請做收藏,幫忙推薦,順便轉發!您的強烈支持才是我寫書的最大動力啊!”

    若您能主動訂閱本書,那我就謝天謝地謝謝您!本書故事連貫,精彩不斷,篇幅超長,情節起伏,值得一讀!無論是喜歡都市言情,還是喜歡修真玄幻,本書都有所涉獵,取材於現實卻又超越現實!

    若廣大書友興趣所致,則本書好戲還在後頭!歡迎各位讀者、書友留言互動,給月票和打賞!祝您閱讀愉快,也祝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