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聲響 作品

第1196:阿婆門教之各界與諸天

    上回講到鄒君與師父討論瞭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增強實力去滅殺“天魔神”,最後得出結論去洗劫“西天阿婆門教”方案最妥。

    所謂“阿婆門教”,即“阿泊門教”或曰“婆羅門教”,乃“西牛賀洲”古印度一帶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在下界地球凡間,相傳此宗教約於公元前七世紀形成,並以崇拜“婆羅賀摩”即“創造之神梵天”而得名,以《吠陀》即梵文“知識”的音譯為其最古的經典,主張“善惡有因果,生死有輪迴”之說。在古代印度社會中,此“婆羅門教”與那維護統治階段利益的“種姓制度”密切結合。

    “婆羅門教”僧侶即“婆羅門”,在古印度“種姓制度”中,社會地位居於“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種姓之首。同時,那些被古“雅利安人”用武力征服的古印度原住民“達羅比荼人”作為所謂的“達利特”,則不在“種姓制度”框架內,為全社會等級最低的“賤民”,只能世代為奴並從事賣淫、收屍、掏糞等低賤工作,毫無人權。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紀,因“佛教”和“耆那教”(意即“勝利者之教”)廣泛傳播,導致婆羅門教衰落,與公元八至九世紀間進行改革,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義,發展為印度教。

    然而,這些只是“阿婆門教”在下界地球凡間的變遷史,對於身處於上等界空高維度宇宙界面的“阿泊門教”來說,卻正好反過來,因為它不僅影響了“沙門釋教”和“耆那教”的產生、發展以及演變過程,而且還演化出了“佛教”中的“三界”和“諸天”。

    所謂佛家的“三界”,指佛家所形容的“三個境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處之三個層次。因此,又被稱作“三有生死”,或被佛修們稱之為“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在“佛教術語”中,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又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也是“佛學修真者”所能身處之不同“覺悟境界”。不過,不同境界中會映射出不同的芸芸眾生相。

    在“佛學修真者”眼中,所謂“界”,即“界限”、“區別”。其謂“三界”分限各別不同,故名“界”也。“欲界”之“欲”有四種:一者“情慾”,二者“色慾”,三者“食慾”,四者“淫慾”。此外,下極十八層之“阿鼻地獄”,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參,多諸染欲,故名“欲界”。而梵語“阿鼻”,意即無間。“第六他化天”者,即“他化自在天”,假他所化而自娛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