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聲響 作品

第1177章:更夫不簡單,事多錢還少

    上回講到鄒君的億萬分之一縷“神念”附著在“姆媽”身上,並隨著她舉家搬遷到鎮裡,就強行賴上了“巡夜更夫”只求安頓。

    “呃……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信你們一回,先把鑼給我。”那巡夜更夫小老頭尷尬地接過鑼與錘,先敲了敲腰間竹梆子,扯起嗓子喊道:“天寒地凍——小心著涼!噹噹噹。”喊完之後,便轉過臉來笑呵呵地領著姆媽和她的11個孩子往自己的家快速趕去。

    不過,眾人在路過更夫的“辦公室”即“更館”時,卻得等更夫去拿鑰匙,畢竟“更館”雖小就如同保安崗亭,但也是官府衙門派人修建,並且裡面除了一張床鋪供更夫夜間打更之餘休息外,便是燈籠、棍棒、繩索、鑼、鍾、梆子等照明、防盜和報時之物了。

    離開“更館”後,眾人隨更夫一起回到了他家,原來是在鎮上最偏僻的一個角落裡,一間由木板搭建的兩層小樓,數丈見方,無茅廁,須野外解決內急。一樓放置鍋、碗、瓢、盆、水缸、灶臺和柴火,二樓是睡覺的房間兼倉庫且無客廳,因“更夫”社會地位太低,多由又窮又老的單身漢來充當,基本上不需要社交,所以官府衙門也就沒破費給“更夫”們修建宅院,只管他每月錢糧夠養老。

    其實,鄒君還在下界地球凡間做凡人時,就看過不少古裝電視劇,知道古代由“打更”而衍生出來的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是“更夫”。由於職業的特殊性,一般需由一些比較精力旺盛且健壯的男人擔任。他們或由街坊鄰居湊錢聘請,須每月按時給他們發工資。

    “打更”的歷史可以從更夫所使用的工具中來探尋,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打更”了。那時,“更夫”所使用的工具是一種叫“刁斗”的東西。古書上記載,“宮門內外,衛士擊刁斗以傳五夜。”這裡的“刁斗”就是一種軍中所用的特殊“炊具”了。

    在《史記》中也有記載,說軍隊中有一種炊具叫做“刁斗”。在白天,士兵們用它來煮飯,但到了晚上就用它來“打更”報時。

    可想而知,“打更”最早已經出現在戰國時期,而且僅在皇宮和軍隊中流行,隨後經過了千餘年傳承演變,才逐漸盛行於民間各地。但是,到了唐朝時期,“打更”的工具就換成了“鼓和鍾”,以鼓為時,以鍾為分,顯得報時更加精準,讓四方蠻夷更加推崇。

    到了宋朝,“打更”的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良,將笨重的“鐘鼓”換成了“鉦”,也就是一種手搖式的“鈴鐺”,這樣倒是能減輕了“更夫”的負擔,讓“打更”這項工作更加趨向於大眾化與合理化,讓地方官府衙門在招聘“更夫”時能花更少的錢辦更多事。

    由於古代沒有大規模普及簡單易懂且通用的“計時工具”,因此需要靠“打更”來提醒平常百姓家的作息時間,主要是各級官府衙門考慮到必須得服務於廣大民間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因為在皇宮貴族和富貴人家裡,都用漏斗來計時,這是普通百姓用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