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鯰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克里米亞我總指揮

    “這個大可不必!”尼古拉一世拒絕了卡爾.涅謝爾羅迭的建議,自信滿滿地說道:“我就是要讓他們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親眼見證我們征服君士坦丁堡偉業的成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對俄羅斯帝國更加恭順,不敢走任何其他的心思。”

    對於尼古拉一世將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看做“兒子國”想法,卡爾.涅謝爾羅迭只能沉默。

    身為德裔的他有些時候也無法理解俄羅斯骨子裡攜帶的極端自大與極端自卑的基因,如此矛盾的性格能夠在一位斯拉夫人的身上完美的融合,實在是令他感覺到匪夷所思。

    也正是因為這兩種性格的問題,卡爾.涅謝爾羅迭的外交策略一直處於飽受批評的狀態,許多俄羅斯帝國人認為卡爾.涅謝爾羅迭就是一個卑鄙的德裔,一個損害了俄羅斯帝國利益的國賊。

    既然尼古拉一世自信能夠應付眼下的局面,那麼卡爾.涅謝爾羅迭自然也不願意破壞尼古拉一世的心情。

    宦海沉浮許多的卡爾.涅謝爾羅迭靠的就是一手跟隨總路線搖擺而搖擺,從而獲得了尼古拉一世沙皇的信任。

    隨後,尼古拉一世又向戰爭大臣多爾戈魯科下達了命令,要求他通過戰爭部向駐紮在多瑙河公國的帕斯凱維奇下達進軍的命令。

    爭取在緬什科夫殲滅奧斯曼帝國軍艦之前,搶先攻下錫利斯特拉的通道,然後分兵兩路,一路進攻瓦爾納以獲得海上運輸的補給,一路進攻埃爾迪內,打通進攻君士坦丁堡的通道。

    接到命令的多爾戈魯科立刻向尼古拉一世保證,戰爭部一定會快馬加鞭將沙皇的命令送到軍隊中去。

    隨後,尼古拉一世有又著令奧爾伯夫加上對於俄羅斯帝國境內的言論控制,但凡有任何不忠於俄羅斯帝國的言論,一律都要被逮捕。哪怕是貴族也不例外!

    沒有人比尼古拉一世更加明白,在神聖的羅曼羅夫鷹旗之下,還潛藏著許多十二月黨人的同情者。

    一旦俄羅斯帝國放鬆對於國內的監管,那些潛藏在陰影中的老鼠就會重新爬出來。

    “明白!”表面上不假思索答應的奧爾洛夫伯爵,內心對於尼古拉一世的命令不以為然。

    多年來掌控“第三科”的他對於聖彼得堡下方的湧動的暗流也是略知一二,其中還不乏有一些妄圖顛覆帝國的人。

    不過,奧爾洛夫伯爵卻不敢抓捕他們,在聖彼得堡這個盤根交錯的勢力網中,貴族與貴族已經形成了一種無聲的默契,只要沒有人做出打破平衡的事情,各方勢力都能容忍它們發展下去。

    這種詭異的政治平衡就是聖彼得堡的特色政治。